打造贵州标杆!贵州电科院“双擎工程”正式启动,三大亮点抢先看

来源:东方网    2025-03-08 14:33
来源: 东方网
2025-03-08 14: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中建科工承建的贵州电科院其它业务用房高压大厅、公司保障性住房项目正式开工。作为贵州电网技术研发与民生保障的“双引擎”,项目不仅承载着电力科研的尖端使命,更以绿色建造、高效施工和暖心安居三大亮点,成为行业与社会的焦点。

△项目效果图

绿色建造领航——近零能耗的“未来实验室”

“钢结构+模块化”驱动低碳转型

贵州电网积极探索具有南网特色的“近零碳”实施路径,服务推动贵州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响应国家“新型建造方式”转型和“双碳”战略。贵州电科院项目是贵州省首个采用模块化装配式(MIC)技术的项目。

项目建设包含高压大厅、保障性住房两栋单体。其中高压大厅采用全装配式钢结构,内墙采用绿色环保建材ALC板,整体结构可减少30%以上建筑垃圾,使工期缩短20%;保障性住房采用模块化装配式(MIC)设计,实现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拼装,从源头降低能耗与污染,工期较传统混凝土建筑缩短50%以上。

△模块箱构造

快速建造标杆——工厂化智造打造“匠心品质”

模块化安装,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项目创新应用“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模式,关键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输至现场后直接吊装。保障性住房共120套,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在工厂里通过数字设计、标准化施工、装修等多道工序,箱体运输到现场后仅需进行批量吊装和简单装修即可交付使用,节省工期40%,且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彻底解决传统施工中的渗漏、空鼓等问题。

△模块化现场安装示意图

数字化管控护航品质

依托全过程管理平台,应用“互联网+智慧工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施工团队可实时监控进度、材料损耗及安全风险。确保每一处焊缝、每一块板材均达到验收标准。

△全过程管理平台

民生温度升级——120套安居房点亮“幸福电网”

免费安居,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近年来,贵州电网用心关注员工的住所问题,不断改善和提升员工的居住环境,特别规划120套保障性住房,面向异地工作的员工提供。住房面积35-40平方米,配备独立厨卫、社区服务中心及智能安防系统,打造“拎包入住”的温馨空间。

房间效果图

从“安居”到“乐业”,凝聚企业向心力

作为贵州电网的技术核心,电科院员工常年奋战在科研一线。保障性住房的落地,不仅缓解了住房压力,更通过园区共享、生态步道、服务中心等配套,构建一个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所,让科研人员在山水之间享受轻松愉悦的休闲之乐,为企业留住高端人才注入“强心剂”。

△园区效果图

贵州电科院项目以绿色、高效、惠民为核心,既是南方电网智能研发的重要支点,也是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典范。“目前正在进行土石方施工,预计今年6-8月进行模块化安装。”施工单位中建科工项目经理朱宝红介绍道。随着项目在2026年全面竣工,这座融合尖端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标杆工程,必将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向继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