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风险防线,智控高危作业——中国二十冶工程总承包公司危大工程安全管理创新实践

来源:东方网    2025-03-11 09:30
来源: 东方网
2025-03-11 09: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建筑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二十冶工程总承包公司以危大工程及高危作业管理为突破口,构建起"全周期识别、动态化管控、科技化赋能"的安全管理体系。2024年,公司在深基坑、高支模、钢结构吊装等危大工程领域树立起行业安全管理新标杆。

制度先行: 织密风险 防控立体网

公司以"三个一"机制筑牢制度根基:一图统管:绘制"五色风险热力图",按红、橙、黄、蓝、绿五级标注施工现场风险分布;一表跟踪:每月更新《二级及以上风险管控清单》;一策定制:针对深基坑支护、大跨度钢结构安装等危大工程,制定专项管控方案。

在武汉光谷中心城项目建设中,安全总监展示了他们的"风险管控日历":每周三开展高危作业专项辨识,每日晨会进行风险交底可视化演示,每季度组织"双盲"应急演练。这种系统化管控机制,使项目在7个月内顺利完成3次危大工程施工,实现"零事故"目标。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监管新范式

上海特钢工业用地改造项目现场,BIM工程师正通过"智慧工地平台"监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系统每15分钟自动采集一次数据,偏差超2毫米立即预警。"该项目创新应用"物联网+BIM"技术,在危大工程区域布设智能传感器,实现风险实时预警响应。

公司打造"三智一平台"科技管控体系:智能识别: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自动捕捉未系安全带、临边防护缺失等违规行为;智慧监测:在深基坑、高支模等区域部署应力应变、沉降位移等智能监测设备;智控决策:开发危大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生成风险处置建议书;数字孪生平台:构建重点工程三维模型,模拟推演施工风险。

现场管控:筑牢安全生产生命线

"请出示您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确认吊装钢丝绳受力计算书。"在长沙政桥梁工程现场,安全员正严格执行旁站监督制度。该项目建立"三级旁站"机制:一级旁站:项目经理带班检查危大工程关键节点;二级旁站:专职安全员全过程监督高危作业;三级旁站:技术负责人复核施工方案落实情况。

公司创新实施"三个百分百"现场管控标准:高危作业前100%可视化交底,采用三维动画演示风险点;作业区域100%风险公示,设置电子警示屏实时更新管控信息;施工过程100%影像留痕,建立可追溯的电子档案库。

成效彰显:锻造本质安全新标杆

公司安全总监在年度安全的会议上强调:"我们正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深度转型。"随着"数字孪生安全管控平台"的全面上线,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危大工程风险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5%,打造建筑业本质安全新范式。

正如总经理在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仪式上的承诺:"让每项危大工程都成为展示中国建造安全水准的精品,用科技与责任守护每一名建设者的平安归途。"在这条永不停歇的安全征程上,中国二十冶人正以创新之笔,续写着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