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黑马到行业头部,塔斯汀用东方智慧重写游戏规则

来源:东方网    2025-03-13 15:36
来源: 东方网
2025-03-13 15: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2年诞生的塔斯汀起初还只是家售卖“手擀披萨”的小店。创始团队尝试将辣椒炒肉、北京烤鸭铺在面饼上,却始终难破同质化困局。转机出现在2018年,当现烤堡胚的麦香首次飘出厨房,这个品牌终于找到了撬动西式快餐格局的支点——用擀面杖敲开汉堡胚的革新之路,将中国胃的温度揉进面团里。

一路走来,塔斯汀的突围带着鲜明的草莽气息。当其它西式快餐品牌在一线城市厮杀时,它悄然潜入县城商圈,用10-20元的亲民价格带撕开市场缺口。2019年推出的北京烤鸭汉堡,让甜面酱与酥脆鸭肉在现烤堡胚中相遇,这场味觉实验不仅收获单日售罄的爆单记录,更验证了“西堡中做”的商业想象力。此后三年,麻婆豆腐、梅菜扣肉等八大菜系轮番登场,中式汉堡的品类革命在街头巷尾掀起飓风。

塔斯汀下沉市场的闪电战同样令人瞩目。当竞争对手还在讨论“本土化”时,8000多家加盟店组成的山河版图已悄然成型。

真正让塔斯汀蜕变为现象级品牌的,是其对新中式文化的深度绑定。塔斯汀将醒狮图腾、唐狮铃铛这些中国元素跃上门头,当“中国红”门头在300+座城市点亮,塔斯汀的扩张版图已超越物理空间的征服。那些印着塔狮图样的外卖包装,既是中式美学的物质载体,也是品牌引路人“做中国人自己的汉堡”的执念。

在营销方面,塔斯汀联名国家宝藏、《天官赐福》、“不鸭”、巴啦啦小魔仙等IP推出限定产品,引发了广泛的话题讨论。同时与非遗大师共创,联合烟台剪纸传承人梁巧艳、彝族刺绣传承人阿西巫之莫、北京面人郎传承人郎佳子彧,设计“开工利‘狮’”系列文创,以剪纸、彝绣、面塑工艺重塑品牌塔狮IP。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这一系列举措也在消费者心中赚了一波好感。另外这种“手艺+IP”的双重攻势,使其在年轻群体中收割了很高的复购率。

从区域黑马到行业头部,塔斯汀的十年蜕变暗合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当手擀面团遇见48小时冷发酵工艺,当中国汉堡IP嫁接社区餐饮,这个品牌证明了一条突围路径:与其在既有赛道追赶,不如用东方智慧重写游戏规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