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找准“小切口” 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老问题”

来源:东方网    2025-03-14 17:08
来源: 东方网
2025-03-14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宜宾市主动作为,通过找准“小切口”,精准施策,有效破解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中教育培训难集中、管理成效不显著、作用发挥受限制等“老问题”,让他们在新的阶段继续发光发热。

一、创新形式,精准滴灌,解决教育培训难集中。 一是开设“小饭灶”,实现就近学习。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开设“银发小课堂”,将学习场所直接搬到老党员“家门口”,通过结合社区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邀请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教学,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提供“送学上门”服务,确保党员在理论学习上“不漏学”。二是实施“小积分”,促进主动学习。推行“积分激励”学习模式,建立积分制度,明确评分细则,通过参与学习活动累积积分,利用积分兑换奖品,促进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双提升,有效激发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学习动力。三是推行“小学组”,引导互助学习。推行“结伴共学”模式,在老干部大学,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出1名组长,负责协调学习进度、组织讨论和分享,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构建体系,强化支持,解决管理效果不显著 。一是建立“小网格”,实现精细管理。将离退休干部党员按照居住地、兴趣爱好划分成“小网格”管理单元,每个网格明确1名联络员,服务单位深入网格之中,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需求诉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精。二是搭建“小平台”,促进互动交流。依托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搭建老党员工作站,设置共享式议事角,为全市各级老党员工作队伍、涉老活动协会组织提供横向联系、协商议事的场所;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方便党员随时随地交流心得、分享经验,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三是落实“小关怀”,传递组织温暖。通过全面深入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倾听并采纳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意见与诉求,已成功协调解决包括电梯安装、丰富离退休干部活动形式等20余项意见和建议。同时,不断创新关心关爱举措,推出“健康管家”“居家延伸护理”等系列关怀措施,使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重视。

三、搭建舞台,激励引导,解决作用发挥不明显 。一是设立“小岗位”,激发内在动力。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经验和智慧,为全市城乡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提供“银发力量”,设立如农村产业发展顾问、为民服务志愿者、乡村治理监督员等多个“小岗位”,为银发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全市35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小区楼栋治理等7600余项(次)。二是开展“小活动”,增强风采展示。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党旗增辉”“发展聚力”“治理同行”“文化添彩”等系列助力活动,借助文艺轻骑巡演、文化惠民项目等形式,为宜宾市和美乡村文化节等全市活动增添银发色彩,通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党员的业余生活,还为群众提供了帮助,充分展现了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良好风貌。三是策划“小项目”,激发参与热情。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创设“讲好宜宾故事”“情暖一老一小”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平台+项目+队伍”的运作模式,有效融合党员个人才能与志愿服务,满足社区、群众、社会的需求,显著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管理效能和参与热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