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群众“拍手叫好”

来源:东方网    2025-03-17 14:53
来源: 东方网
2025-03-17 14: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破虚浮作风之弊,力戒“花架子”,工作“实打实”。过去,基层干部深陷“会议套会、表格摞表、调研作秀”的怪圈。如今,中央以“硬杠杠”破除“软枷锁”,将“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督察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纳入处分范围,通过“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统筹规范督察检查考核”等举措,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台账报表”“面子工程”中解放出来。这些不仅减轻了基层干部负担,更重塑了政绩观,从“给上级看”转向了“为群众干”,从“装点门面”转向“解决问题”,引导干部把精力聚焦到田间地头、群众炕头,“实打实”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解权责失衡之困,厘定“责任界”,履职“一对一”。“基层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曾让干部叫苦不迭。一方面承担着“上面千条线”的无限责任,另一方面却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权限。坚持减负和赋能同步发力,推动资源平台服务“三下沉”,给予基层更多的灵活性与自主性,以实实在在的减负赋能之效,焕发基层的活力与生机。

立精准考核之标,卸下“重包袱”,评价“点对点”。考核体系的优化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杠杆。过去“唯痕论绩”“多头考核”让基层应接不暇,如今“多考合一”“一考多用”成为新趋势,考核模式也从“听其言”到“观其行”,变“查痕迹”为“看潜绩”,通过探索创新“点对点”差异化考核办法,考实考准基层干部政治素质、实绩实效、群众口碑等,切实把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考出正能量、考出高质量,进一步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坚持考用结合,把考核结果与选人用人、表彰奖励贯通起来,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使考核真正回归推动工作落实、激励干部干事的初衷,切实为基层减负、干部赋能、发展增效。

春风化雨,入心见行。当减负赋能疏通工作脉络,当厘清权责校准履职坐标,当考核评价回归激励初衷,基层减负成效进一步彰显,基层干部群众“拍手叫好”,集中精力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挥洒汗水、施展才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 孙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