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训促转型:“锦堂讲坛”探索教育品牌建设“慈溪方案”

来源:东方网    2025-03-17 14:25
来源: 东方网
2025-03-17 14: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3月14日,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报告厅内,一场聚焦“教育品牌建设与传播”的学术盛会拉开帷幕。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宁波市终身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宁波开放大学陆和杰研究员受邀作主题讲座,为150余名校园长解码新时代教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与传播策略。据悉自2024年4月“锦堂讲坛”增设校园长培训板块以来,该板块已举办10场专题活动,累计参训1500人次,成为推动慈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品质筑基:差异化定位与文化浸润双轮驱动 

“教育品牌是学校的‘护城河’,其本质在于以育人价值为核心,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讲座伊始,陆和杰援引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强调教育品牌对资源集聚、社会信任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陆和杰指出,精准定位需结合地域特色、政策导向与学校基因,通过课程创新和文化积淀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如宁海县“正德教育”的“思政+非遗”模式将校史、地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教育符号。参训校长表示将结合“五育融合”实践,探索建设具有慈溪辨识度的教育品牌。 

传播赋能:数字化矩阵打破地域壁垒 

“酒香也怕巷子深。数字化传播能突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被看见、被认可。”陆和杰以杭州某小学“童创未来”品牌为例,展示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AI实验室课程”打造为全网热点。

陆和杰表示,“新媒体不仅是工具,更是与家长、社会对话的桥梁。”他提出构建“三维传播矩阵”,包括优化官网、公众号SEO关键词,运营抖音、B站等平台发布“校园vlog”“名师公开课”等内容,同时设计“品牌开放日”动线,融合AR技术展示特色课程,并联动社区设置“学生作品展示窗”,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闭环。 

角色重构:从“管理者”到“品牌设计师” 

“校长是品牌的设计师、建筑师和代言人,需以前瞻视野整合资源,将品牌战略转化为师生行动。”陆和杰结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实践,详解校长角色定位。如深圳某校长提出“海洋教育”品牌,将航海课程与德育融合;宁波某校长通过公布食材检测报告化解食堂争议,展现危机管理能力——这些案例揭示了校长作为愿景塑造者、资源协调者与危机管理者的多重角色。 

陆和杰表示,品牌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战役,而是全员参与的生态。中层管理者需扮演好“战略解码者”与“团队凝聚者”的角色。以金华某中学为例,该校教导主任牵头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指南》,政教处策划“德育品牌故事集”,总务处设计“最美校园”画册,形成品牌建设合力。

长效驱动:制度护航构建品牌生态 

为巩固培训成果,陆和杰建议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家校社协同、数字化传播、文化品牌建设四大方向开展研究,呼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等国家政策。 

据悉,2025年“锦堂讲坛”校园长板块将持续推进,计划推出12场活动,涵盖教育治理现代化、AI与教育融合等前沿议题,同时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将采用问题式研讨,校园长沙龙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推动经验型管理者向专家型领导者转型。 

结语:以品牌之力书写慈溪教育新篇 

从“党建领航”到“品牌赋能”,从“理论深耕”到“生态构建”,“锦堂讲坛”校园长培训始终紧扣时代命题,慈溪教育正以品质为基、传播为翼,迈向优质均衡的新高度。正如陆和杰所言:“教育品牌的终极目标,是办一所让学生怀念的学校。”而这,正是所有教育人的初心与使命。 (周益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