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靠新的种植技术年收入提高了不少”“村子里的闲置资源和农田都被利用起来了”“有了志愿者的帮助,我的难题都被解决了”。一谈到“惠民兴县”下科技志愿服务的推行给村庄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村庄负责人们十分自豪地向课题组进行介绍,村民们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科技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志愿服务模式,凭借其独特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公益性,通过破解乡村传统发展模式中的技术瓶颈、盘活人才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为推动科技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以中国科协牵头组织的各级科协积极推动“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相关工作,于2023年9月在《关于“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试点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告》确认了第一批22个“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试点项目资助名单。
为全面剖析科技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机制和实践现状,助力其更好带动乡村发展,浙江工商大学成立了“浙里智兴,惠泽民心”课题组进行进一步的调研、查证和分析总结。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国22个“惠民兴县”试点县区进行调研,课题组于2023年底至2025年2月展开了多次研讨。大家一起阅读各类政府报告、文献120余篇,累计访谈161人次,收获12万字一手资料,总结其中的共性问题和优秀发展经验,提炼出科技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三种优秀模式,并结合调研回访和模型检验有针对性地提出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改进服务管理与强化实施效能等优化策略,为科技志愿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提供参考。
调研篇:
项目启程
2024年初,课题组跟随指导老师前往浙江省科协参与《2023年度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项目——浙江省“惠民兴县”科技志愿者专项调研》开题报告。通过网络公开资料以及学术数据库等开展调研,课题组了解了全国“惠民兴县”试点县等区县在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科普等各种信息动态,重点关注先进地区的活动形式、先进做法等内容,从而为后续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并提出对策建议打下坚实的资料基础。
2024年8月,课题组前往德清县开展调研,首先前往德清县科协与陈主席和王主席进行了访谈。德清县科协表示,目前德清县在开展“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源不足,并将在未来继续深挖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发展潜力。课题组成员结合德清县现状和其他县区的经验做法,提出德清县科协应与浙江省科协、湖州市科协一道加强省市县科协上下级的联动,充分利用院士资源,并让科普活动走进文化礼堂,使更多村民享受到科技志愿服务。
随后课题组前往欧诗漫博物馆,希望提炼欧诗漫作为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志愿服务的先进经验,并为欧诗漫后续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企业代表向课题组传达了目前活动开展存在的困难,如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主要靠企业自身运营,较难与政府开展对接等。课题组成员建议企业提升场馆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素质,搭建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体系和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把握申请相关荣誉的机会,加深与政府的合作交流。
最后课题组来到吴越公司,与董事长归总进行了交流,吸收吴越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涉农企业参与农技志愿服务的先进经验。归总认为开展农技志愿服务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吴越公司作为当地青虾养殖企业的龙头,站在行业变革的风口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课题组表示,未来吴越公司应充分利用好离退休人员这一资源,解决农民因文化程度低学习技术难,学习技术慢等问题,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小院或申报科协相关课题,解决技术难关和经费不足的难点。
广泛调研
结合德清县的调研经历,课题组在对浙江省科技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开展分析后,决定走进全国其余试点县区开展调研,以求了解科技志愿服务落实中存在的痛点和落实后对乡村带来的效益。在学工部的帮助下,课题组成员组织会计学院来自试点县区的学生在假期里展开当地实地调研。以下是我们我们调研的部分县区: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当地成员走访了康之源家庭农场,与农场主崔老板进行了交流。崔老板表示,农场的“惠民兴县”活动主要是围绕小花茶和瓜蒌子种植这些特色产业开展。这些农户以老年人为主,“专家给的建议和我们的平时的种植习惯不一样”是这些年纪大的小农户普遍反映的问题。“要把技术翻新,还是得靠年轻人。”崔老板对我们说,“安徽农业大学桐城小花科技小院团队在这边建立了一个实训研究基地,大学生志愿者的手把手教学和陪伴让老农户对于新技术更能理解了。”听了崔老板的举例分析,课题组充分理解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优势,汲取了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吸引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建设的优秀对策,为乡村带来新的理念与技术。
河北省石家庄市广宗县:
当地成员走访广宗县北塘疃镇曹寨村卫生室,与杨村医进行交流。据杨村医描述,她经常给村里的老人开展健康义诊活动,致力于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健康义诊的情况,当地成员寻找到了接受过诊疗的老人(张奶奶)。“我啊,年纪大了总是老糊涂,小杨每次检查完我的身体状况都会时不时打来电话提醒我及时吃药,有她在我很安心。能够在家门口看好病,真的很方便!”张奶奶带着慈祥的笑容说道。让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杨村医的愿望,也是每个扎根基层开展义诊活动的医生的殷切希望。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
当地成员首先通过电话形式联系到了兰考科协的工作人员张先生,了解到他经常对农民进行农技培训服务,“我们会经常在村子里开展人才培训会,把技术真正带下乡”。为了深入了解农技培训真正在田间地头的落实效果,团队成员来到兰考县武营村与当地接受过技术指导的村民展开面对面交流。赵大哥对团队成员的到来并不意外:“这几年经常有大学生来做志愿,有了更精进的技术,收益确实提高很多。村里会一年一度招纳专家开展人才培训会活动,我也去听了几次,像水肥一体化技术我都是从培训会听来的。”武营村的农技服务深得村民认可,课题组在深入调研中加深了对“科学技术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一观念的认识。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当地成员走访安州区花荄镇的九合村,与柑橘产业基地的负责人展开交流。“安州区这几年以‘惠民兴县’试点为契机,着力打造了‘两学一助’科技服务乡村志愿行动品牌,我们基地和西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都有合作。”负责人向我们表述了基地科技志愿服务开展的现状,“我们目前正在推广‘天府科技云’这个APP来精准收集农民的志愿需求,但是目前在基层的普及度还不够,许多农民面对困难还是不会想到去借助网络的力量。”看着柑橘基地中的农民们采摘收获的果实,团队成员建议负责人加强与其他相邻镇的信息互联机制,并在基层加大宣传,充分盘活当地资源。
心得篇: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课题组真正走访这么多的村落,看见了很多村庄与企业进行科技志愿服务的积极探索和努力求变,也深刻体会到科技志愿服务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曾经农民面临的播种效率低下等问题,现在都可以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了。但是“惠民兴县”作为新政策,一定在落实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方法,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志愿服务推广贡献绵薄之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课题组文本的重要标准,只有在亲身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挫折,经历过很多困难,联系政府、异地调研、辗转多地等等无一不使我们感到慌乱,但好在我们是一个团结、积极、勇敢的团队,在我们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下,调研遇到的困难都一一迎刃而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充实了我们的课题,我们团队成员自身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无论在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课题组都会以最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刻苦拼搏的精神、最一往无前的决心携手共同面对。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农村的活力离不开年轻人。在下一个阶段,课题组力求精益求精,对方案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并争取与各地政府和科协建立联系,把所得优化方案与推广策略运用到实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