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兄妹的“造梦计划”:用音乐让家乡从荒村变网红打卡地

来源:东方网    2025-03-19 10:06
来源: 东方网
2025-03-19 10: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武陵山脉腹地,海拔1200米的红星村曾是被时代遗忘的角落。这个户籍人口387人的土家族村寨,十年前仅剩7位老人守护着祖辈的木楼。直到2016年,一对带着吉他与梦想归来的兄妹,用18年光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归乡进行曲”。

跋涉:从山间小路到音乐殿堂

1987年出生的杨刚与妹妹杨雯梓,童年记忆里镌刻着凌晨五点的星月。那些年,杨雯梓在琴键上练习的每个音符,都浸染着兄长搬运音响器材的汗水。

破局:直播浪潮中的山乡突围

当移动互联网的春风吹进大山,兄妹俩敏锐抓住时代机遇。2016年返乡初期,面对90%空置率的村落,他们自筹资金修缮21栋危房,却因建设资金缺口陷入困境。转机出现在凌晨三点的直播间——杨雯梓用专业唱腔演绎的《苗岭飞歌》,意外吸引数万网友关注。兄妹俩将直播间搬进正在施工的刺梨园,让200万网友见证着吊脚楼重生、山道拓宽的点点滴滴。

新生:艺术唤醒沉睡的乡愁

2024年秋,杨雯梓与网红歌手联动的《苹果香》短视频播放量破亿,意外带火家乡的百年楠木群。嗅到机遇的兄妹迅速打造“云端音乐节”,将废弃晒谷场改造成可容纳千人的露天剧场。如今每逢周末,返乡青年组建的芦笙乐队与都市游客的吉他声在山谷共鸣,38户村民开办的农家乐常需提前半月预订。

坚守:负债千万背后的传承使命

鲜为人知的是,这对累计投入960万元的兄妹至今仍背负债务。他们在文创工坊教老人制作蜡染琴谱,用直播收益补贴27名留守儿童艺术课程。当被问及何以坚持,杨刚摩挲着祖传的牛角琴:“我们修的不仅是房子,更是要把‘家乡’两个字种进年轻一代心里。”

从北京地下室到深山音乐厅,天生兄妹用十八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如今红星村的石板路上,90后民宿主理人调试着专业音响,古稀老人直播着传统傩戏,杨雯梓正筹划将废弃小学改造成声乐研学基地。这对兄妹的故事印证:当艺术血脉与故土情怀交融,即便最偏远的山村也能生长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