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四川天府新区工伤预防阵地正式落户保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工伤预防服务延伸至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作为基层治理末梢的创新实践,该阵地由天府新区党工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建设,聚焦新业态就业群体、超龄劳动者及社区居民实际需求,打造集政策普及、知识宣传、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标志着新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精细化治理迈出关键一步。
走进保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伤预防阵地与社区服务空间深度融合的布局令人耳目一新。政策咨询区陈列工伤认定指南、工伤预防手册等资料,为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提供“一站式”政策解读;宣传展示区通过横幅、标语、展架等载体,营造“沉浸式”工伤预防宣传氛围;便民服务区配备家具、抱枕、微波炉、应急药箱等设施,将服务细节延伸至劳动者“热饭饮水”的细微需求。
“阵地选址经过充分调研,紧扣‘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将工伤预防这一专业领域的社会治理职能,转化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常态化服务模块。”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将公共服务嵌入基层治理末梢的模式,使工伤预防宣传工作从“广覆盖”向“精准达”转变,进一步确保了安全防护从“事后处置”向“前端预防”升级。
“现在,这里变成了我们外卖员、快递员的一处临时休息场所,不仅可以提供热饭、剐蹭伤简单处理等服务,在跑单的间隙,我们还能学习职业伤害预防相关的知识。”一名外卖骑手一边翻看工伤预防知识折页,一边说道。
据介绍,阵地建设坚持“末梢工作法”,在服务对象上紧盯占社区常住人口比重持续攀升的新业态从业者、超龄劳动者,在服务供给上联动党群工作部、辖区企业等治理末梢节点,在服务手段上运用沉浸式宣传、嵌入式服务等彰显民生温度的方式,真正实现防护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工伤预防阵地的启用,是天府新区以“末梢治理”思维推动社会保障服务深度下沉的创新突破。未来,天府新区将以阵地为支点,构建“宣教+预防+服务”三位一体的常态化机制,拓展工伤预防线下培训功能,让工伤预防知识转化为一线劳动者的肌肉记忆。这些扎根社区的场景化培训,将推动安全防线从“政策普及”向“技能赋能”跃升,让社会保障服务的根系深扎基层治理土壤,催生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安全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