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长龙跃山川,老区振兴启新程

来源:东方网    2025-03-20 10:44
来源: 东方网
2025-03-20 10: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15日,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铜川北站站房屋面钢网架结构完成整体提升,标志着这座承载着革命老区振兴愿景的现代化交通枢纽迈入建设新阶段。作为陕北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西延高铁不仅刷新了区域交通的时空维度,更以“融山川形秀,固磐业为基”的设计智慧,为新时代西部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交通动脉重构区域经济地理版图。西延高铁的全线贯通,将使西安至延安的通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彻底改写陕北与关中平原的互动逻辑。高速便捷的高铁出行,将有力释放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潜力,形成“一日跨千年”的文旅体验圈。并打通陕北能源、农业资源的快速外运通道,提升产业链韧性,构建“西安—铜川—延安”人才要素流动走廊,为老区导入创新资源。未来,西延高铁将成为陕西北部经济跃升的“催化剂”。

西延高铁实现“交通扶贫”向“交通赋能”升级。“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延高铁的建成将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的“末梢神经”。向北衔接呼包鄂城市群,向南直通西南腹地,这条钢铁动脉使陕北从地理边缘转变为战略支点。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开通,填补了革命老区高铁网络的空白,成为“交通扶贫”向“交通赋能”升级的标志性工程。当350公里的时速冲破黄土高原的沟壑屏障,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方式的变革,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破局之力。

老区振兴的“乘数效应”持续增强。高铁经济从来不只是轨道上的故事。西延线的建设已带动铜川等沿线城市重新规划产业布局。未来,随着“高铁+”模式的深化,农产品冷链专列、红色研学专线等创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将重塑年轻一代对老区的认知,当90分钟即可往返于历史与现代之间,才会有更多人才愿意扎根这片红色热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西延高铁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既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也链接着山川与城市、保护与发展。当革命老区搭上国家高铁网络的快车,一幅山川秀美、产业兴旺、人民富足的新画卷正在黄土高原徐徐展开。(兰定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