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则国家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弘扬传统乡土文化为支撑,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前提。 发展乡村文化,需要农业农村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乡村文化良好有序的发展,需要广大的群众基础。因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要通过广大政府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大量引进人才、优化人才等措施,制定关于引进人才、优化人才的政策,实现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引领农村在文化方面进一步发展。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乡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中不断探索、重组和解构,最终形成具有乡村特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制度体系,既彰显乡村文化底蕴,又衡量农民文明素质程度。良好的乡风文明有助于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发展水平,乡村文化的发展影响着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作用,引导和培养乡贤、道德模范、优秀党员等先进个人或团体,以先进事迹作为广大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杆,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弘扬传统乡土文化为支撑。 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尊重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因地制宜,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要振兴传统乡土文化,通过乡土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农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要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创新,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在乡村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要注入新的时代特色与内涵,不断展现乡村文化的活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唐鑫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