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阅科技·掌阅精选:高质量数智化阅读平台,助力机构阅读新升级

来源:东方网    2025-03-20 14:43
来源: 东方网
2025-03-20 14: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人工智能应用功能掌阅精选“AI阅读助手”通过登记正式上线(上线编号:Beijing-AIYueDuZhuShou-20250312S0037)。

掌阅精选AI阅读助手调用国内优质大模型的生成能力,是在数字阅读掌阅精选H5现有功能基础上自研开发的新功能,是专为读者打造的AI阅读学习工具,作为数字阅读行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探索者,掌阅科技此次推出的AI阅读助手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更在用户体验上带来了革命性升级,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高效的阅读交互方式。

AI融入阅读全程,打造高效学习场景

掌阅精选AI阅读是专为读者打造的AI阅读学习工具,紧密围绕读者的阅读场景,聚焦读者需求,用AI技术赋能读前、读中、读后三个关键环节,打造六大AI阅读功能,应用于读前精准选书,读中高效阅读、深度研读、阅读延伸和读后总结整理的阅读学习全场景中,帮助提升读者阅读效率,让读书更轻松、更高效。

以技术、资源和用户三大核心优势,掌阅精选“AI阅读助手”致力于为阅读全程提供陪伴与支持,推动AI与数字阅读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在阅读前,“AI阅读助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功能,精准匹配符合读者兴趣和需求的书籍,解决“选书难”问题。在阅读过程中,“AI阅读助手”能够实现信息提炼、文本分析、实时回答等功能,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全书主旨和框架,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在阅读结束后,“AI阅读助手”的回顾功能帮助读者巩固记忆,提升阅读效率。阅读前中后全程的AI陪伴,重塑了阅读新体验,真正帮助读者实现高质量阅读。

高质量数智化服务,赋能机构阅读生态

掌阅精选是掌阅科技旗下为机构图书馆倾力打造的高质量数智化阅读平台,依托掌阅科技海量正版数字资源,精选20万册精品电子书和50万集有声书,为客户提供“平台+内容+运营”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掌阅精选专注为机构提供数字图书馆和阅读解决方案,可根据使用群体不同,为不同类型机构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数字阅读整体解决方案,帮助机构数字图书馆提升使用效能,降低开发和运营成本,协助机构成员养成阅读习惯,提升知识和文化素养,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正版内容智能推荐,创新多元阅读体验

平台16年坚持正版授权,内容资源以AI荐读+21个大众读者喜好分类导航+高级运营编辑推荐为基石,涵盖多个国内外图书大奖、高分畅销书等。充分满足读者多层次、多领域、多场景的阅读需求,为读者提供独一无二的阅读新体验。

掌阅精选还可以定制化提供电子书数据库、职工电子书屋、数字阅读平台、智慧图书馆等多

个阅读场景,通过多端口接入,配合掌阅精选数字借阅一体机和自研的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掌阅iReader阅读本自助借还柜等产品,打造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创新数字阅读空间。

深化全民阅读推广,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让阅读价值无处不在,掌阅精选走进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企业的内部,用“数字阅读+”的阅读推广方式,传递数字阅读更多的可能性,持续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让数字阅读理念深入人心、全民数字阅读蔚然成风。

目前掌阅精选已支持了包括全国政协、北京市政协、湖北省政协等单位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陕西省图书馆、新疆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深圳市图书馆、东莞市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的数字化建设,并打造了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旅游集团、中国华冶、中国光大银行、山东高速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数字图书馆。

此外,为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基层公共服务文化阵地,掌阅精选还参与搭建了内蒙古数字草原书屋、黑龙江省农家书屋等多个省、自治区的农家书屋项目,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贡献力量。

深耕阅读多年积淀,服务能力广受认可

掌阅精选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数字阅读领域赢得了广泛认可。经过多年深耕,平台已成为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及基层文化场馆的信赖之选,助力各类机构构建高质量的数字阅读生态。

2024年,掌阅精选荣获第16届博奥奖“最佳数智化学习工具服务商”。

2025年,掌阅精选获图书馆报颁发的“2024年度全国优秀图书馆数字内容供应商”。

未来,掌阅精选将继续拓展优质内容资源,优化智能化阅读服务,不断提升机构数字阅读体验,为全民阅读推广和书香社会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