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所“中英双城锦绣丝巾”:跨越万里的文化赠礼

来源:东方网    2025-03-25 10:12
来源: 东方网
2025-03-25 10: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1日,以 “苏州河对话泰晤士河”为主题的中英科技企业水岸交流会在上海苏河湾中心举办,中国新丝绸品牌丝所匠心设计的“中英双城锦绣丝巾”,成为上海市静安区官方赠礼,受到现场热烈反响。

作为全球丝绸科技领域的创新代表,丝所silkinc创始人彭阳女士受邀出席,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的《奔流:从上海出发 —— 全球城市人文对话》暨《苏河湾文创设计计划》启动仪式后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丝所的创新理念与对活动的期待。

丝所作为“苏河湾文创设计计划”支持单位,将助力该计划以丝绸为载体,推动传统与现代科技融合创作。

当天下午,丝所参与组织的采风活动顺利开展。文创设计计划代表们沉浸式参观丝所线下门店,深度了解丝绸的面料特点,织造方式以及刺绣工艺等,丝所创始人彭阳的讲解为大家提供了创作灵感。丝所将在此次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以丝绸文创推动全球城市文化交流,为《奔流》第二季活动注入活力。

丝所创始人彭阳女士受邀出席第二季《奔流》活动启动仪式

双河对话中的丝绸密码

丝所创始人彭阳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苏州河与泰晤士河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文明交融的催化剂。丝所将以丝绸为媒介,通过面料革新与可持续设计,让两河故事在全球舞台上焕发新生。”作为曾在英国留学十载的丝绸科技创业者,彭阳女士特别强调中英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潜力,丝所有着传承自1896年以来的百年老字号工艺,构建种桑养蚕、织造印染、设计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丝绸全产业链,已实现从非遗传承到可持续创新的跨越。

文创计划启动,全球设计师共绘苏河图景

当日同步启动的“苏河丝语,创意奔流” 文创设计计划,由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指导,

苏河湾功能区管理委员会、上海苏河湾(集团)有限公司特别主办,丝所作为支持单位深度参与其中。该计划面向全球征集融合传统工艺与AI科技的丝绸文创作品,鼓励设计师以苏州河历史变迁、双城文化对话、ESG 可持续理念为创作方向。

丝所线下门店:人民广场来福士店

活动当日下午,丝所联合组委会组织首场线下采风活动,邀请文创企业家、设计专业师生及预报名参赛者深入探访苏河湾历史建筑群与创新地标,并来到丝所线下门店。丝所创始人彭阳现场讲解丝绸与苏河湾的历史渊源,分享非遗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作品。

丝所创始人彭阳女士在丝所线下门店为采风团队讲解丝绸作品

从巴黎到伦敦,丝所持续书写文化外交新篇

此次活动是丝所继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文化交流后,在国际舞台的又一次重要亮相。去年4月,丝所“两河对话”丝巾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活动,首届《奔流:从上海出发》的官方赠礼,在巴黎布隆尼亚尔宫见证苏河湾与塞纳河的首次对话;12月,品牌经典“金竹旗袍”更是亮相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的东方云裳时装大秀,以金丝提花工艺与现代剪裁惊艳世界。

丝所“金竹旗袍”亮相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的东方云裳开幕式时装大秀

“从塞纳河到泰晤士河,丝所始终以丝绸为媒,讲述中国创新故事。”彭阳表示,丝所将以此次文创设计计划为契机,通过“传统工艺+数字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三维创新,构建丝绸文化的全球叙事体系。

随着《奔流》第二季 6月将正式开启伦敦站活动,丝所正以丝绸为纽带,在苏河湾与泰晤士河之间织就一条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走廊。这场跨越时空的“两河对话”,不仅为全球水岸城市发展提供东方方案,更标志着中国丝绸品牌正从历史传承者向国际创新生态构建者的华丽转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