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出发,驱动零碳交通未来· 太阳能钠离子电动车项目

来源:东方网    2025-03-25 10:06
来源: 东方网
2025-03-25 10: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香港大学iDendron科创团队环太平洋集团所研发的“钠电+光智能电动车项目,凭借其创新的钠离子电池技术高效太阳能驱动系统 ,在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了产业关注热潮。项目由李倬延(项目负责人)带队,集合来自中港两地的新能源、电机工程、材料科学与产业转化等人才,致力于打造未来城市零碳出行的解决方案。

市场背景: 在“双碳目标”及“一带一路”绿色出行战略引导下,绿色电动车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锂电池因资源稀缺、热稳定性差、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全面支撑大规模绿色交通体系建设。钠离子电池 因其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成本更低,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主力电池技术。

与此同时,太阳能应用日趋成熟,结合钠电系统,可实现低维护、独立供电、长效运行 ,为偏远地区、共享骑行、物流出行等场景提供突破性方案。

项目技术亮点:

团队在“钠+光”创新思路指导下,研发的智能电动车系统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单晶普鲁士白正极 + 改性磷酸钛钠负极 :高倍率、高安全、低温性能优越,循环寿命达 1200 次以上;

水系电解液 + 表面活性调控 :拓宽电化学窗口至 3.9V,温度适应范围从 -40℃ 到 80℃;

柔性太阳能板 + DC高升压软开关转换系统 (Boost Flyback Topology):光能利用率提高 23%,适配城市与农村弱光环境;

LORA无线远传 + 智能BMS(电池管理系统) :实现远程诊断、故障预警、自动维护;

模块化可拆卸电池设计 :可匹配共享单车、电动快递车、校园车、老年代步车等不同场景需求。

未来发展:据了解,该团队已经与国内多家公司签订了意向合同,取得了技术资金支持,并成功在香港及大湾区落地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已取得 8项国家发明专利受理  与 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涵盖电池核心材料、电池管理系统、太阳能驱动结构、系统集成与智能通讯模块 等多个关键技术方向。李倬延表示:“我们希望让每一位普通用户都能安全、稳定、便捷地使用新能源骑行工具,用科技连接城市与可持续的未来。”

本项目已入选多个绿色交通创新赛道与粤港澳高校联合孵化器计划。媒体与投资方将持续关注其商业化落地进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