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至2月10日,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展“‘双减’实施现状调研”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探究“双减”政策落地三年来,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此次活动吸引了百余名学生,共组成二十余支实践小分队踊跃参与。同学们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在全国多地同步开展“线上+线下”的调研,调研范围覆盖江苏、河北、四川、安徽、山东等25个省及直辖市,广泛收集来自不同地区的一手资料。
在本次调研中,问卷调查是收集广大等民众意见的重要途径。调研员们向当地群众了解“双减”政策下孩子作业量的变化、课后服务的体验以及校外培训的参与情况,力求获得最真实的反馈。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家长表达了对“双减”政策的支持。“‘双减’”政策有效地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享受课余生活,保持身心健康。”某位家长如是说。
除问卷调查外,同学们还积极走进各地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与场馆工作人员及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双减”政策对青少年参与户外活动的影响。某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与调研同学交流时提到“‘双减’政策实施后,来图书馆的学生明显增多,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为全面了解“双减”政策提供了丰富视角。
通过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同学们不仅对“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深远影响有了深刻认识,也洞察到政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交流能力,为寒假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展现出南通大学学子关注教育改革、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也为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的完善与落实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