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办实事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温暖守护银发族权益

来源:东方网    2025-03-26 11:25
来源: 东方网
2025-03-26 11: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将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的理念与实践扩大到广大银发客户群体,积极作为。从防范电诈风险、提供上门服务到开展长期陪伴式服务,全方位守护老年群体的金融安全与幸福生活,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篇章。

紧急止损,筑牢电诈 “防护墙”

3 月 6 日下午,浦发银行北京安外支行临近关门时,73 岁的宋大爷神色慌张地冲进网点,称手机被骗子控制,自己已将银行卡密码告知了对方,而卡内有近280万元积蓄。

原来,宋大爷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诱导他点击链接并输入银行卡信息。银行员工得知情况后立即启动反诈应急机制。协作老人联系属地派出所民警,同时迅速为宋大爷办理银行卡挂失手续,查询交易明细以确认资金是否外流。得知宋大爷还在链接中输入了其他银行卡的卡片密码信息,工作人员立刻协助其电话挂失该卡,保存老人他行资产。

事件处理完毕后,支行工作人员还向宋大爷普及了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提醒他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链接,遇到类似情况要及时报警或联系银行工作人员。

凭借快速响应和专业处理,浦发银行安外支行成功守护了老年客户的资金安全,受到老人和民警的赞扬,彰显了银行在防范电诈中的关键作用。

上门服务,贴心关怀“零距离”

考虑到老年客户行动不便的实际困难,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积极开展上门服务。

浦发银行北京月坛支行近日接到老年夫妇的换卡需求,夫妻二人视力不佳,且女方身患心脏病并刚从医院 ICU 出院,居住楼层又较高。得知老人实际困难后,支行迅速协调,第一时间开展上门服务。员工依托 “小浦随行”在线运营服务模式,快速办理换卡业务,指导老人使用手机银行,并讲解反诈知识。浦发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也接到类似需求,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因腿脚不便无法前往银行办理银行卡换卡业务,员工立即开展上门服务。面对奶奶人脸识别困难和家中灯光昏暗的问题,她们悉心协助打光,顺利完成人脸识别与业务办理,收获老人的真诚感谢。

尽管大部分办理的并非复杂业务,但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真正做到将金融服务送到了老年客户家中,打通了服务 “最后一公里”。

长期陪伴,打造金融“暖心窝”

多年来,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打造陪伴式服务模式,通过情感关怀、金融知识普及、个性化服务等,赢得了老年客户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浦发银行北京建国路支行曾服务这样一对老夫妻。二人因办理交易资金监管业务与支行结缘,理财经理首次接待时,凭借丰富经验平复客户焦急情绪,高效完成业务办理。后续,无论是解冻资金、转账,还是办理购汇、取款、境外汇款等业务,厅堂每一名员工每一次都认真对待。在与浦发的长期接触中,夫妻二人慢慢从普通客户升级为钻石客户,与银行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并表示“浦发银行服务最好,愿意一直支持”。

为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开展“主动关怀上门办”“急难场景特殊办”等服务。从简单的上门办理换零钱、补换卡、修改密码等业务,到客户紧急资金需求,如医疗救助等,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均高效响应,或“特事特办”,有效提升金融温度。未来,该行还将持续深耕适老化服务,为银发族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在为民办实事的道路上不断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