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旅游学院 刘宇
在四川白玉的4000米高原山坡上坐落着这样一座藏族村落。她俯视着碧绿的金沙江支流赠曲,眺望着远处延绵的无名雪山,时常披着雪装躲藏在云海里,静谧而安宁,当地的村民总是轻轻地唤着她的名字——帕美。2015年以来,帕美村在历届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紧紧跟随党中央脱贫攻坚的脚步,昂首挺胸、坚定不移地走入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中坚之年,帕美村在这一年的9月迎来了四川旅游学院定点帮扶的新的一轮驻村工作队,也再一次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谱写下新的乐章。
一、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举措
帕美村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支部共建的桥梁,促进基层干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学习。同时,积极号召党员干部组织村民聚焦民族传统节日,先后在元旦节、端午节、“耍坝子”、中秋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团结共建活动,村民们积极参与,既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增强了群众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紧扣“三农”,激发春耕新活力
帕美村受气候、地势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一直以来能耕种的作物不多,村民们的积极性不高。驻村工作队在充分调研当地“三农”工作开展情况后,从农作物的品类出发,选择最优的粮食品种,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在春耕前夕免费发放了6000斤青稞良种、蔬菜种、大棚膜200米,同时注重加强耕种经验交流学习,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春耕热情,为有效推进“三农”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急村民所急,落实定点帮扶新成效
四川旅游学院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梅桃刚到村,第一件事就是调研本村的所急所需,村民们纷纷表示,由于村子较为偏僻,偶有野生动物出没,为了保障牲畜的安全,一直以来都希望能有一些高质量的围栏。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四川旅游学院立即响应,向帕美村捐赠了200余米的钢丝网围栏,切实保障了村内的畜牧需求,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村委干部和村民的高度赞许。
四、脚踏实地,奠定驻村工作的新起点
一年多的时间,帕美村的驻村工作队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从俯瞰全村的山顶到数公里外的水源地,从新生儿的落户到三老干部的离世,队员们无微不至、全心全意地为村民们服好务、办实事。特别是在得知村内一名学生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取本科院校的时候,驻村工作队自筹助学金,远赴学生的暂住地,为其鼓励加油。因为队员们知道,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正携手共步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而村子的发展不仅在当下,更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他们是村子未来真正的新起点。
在青藏高原的角落,有着无数座这样的村落,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就像是一点点的星星之火,他们点亮了茫茫的雪域高原,也点亮了藏族同胞们的心,让乡村振兴的“格桑花”开满世界的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