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科创中国"战略部署,赋能新能源与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11日至13日,中国颗粒学会固态电池材料科技服务团赴广州、佛山等地开展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专家组由浙江万里学院谭立超教授、广东省节能工程技术创新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军飞、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专家赵昌泰、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绍鸿、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刘高超和孙永胜等等组成。佛山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飞飞及党组成员、副主席陈锋登,学会部部长黄祥年,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李思,南海区科协副主席周志进,南海区科协科长覃东等陪同调研。调研专家组此行聚焦固态电池产业,将发挥材料、化学、工程等多领域优势,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服务团实地走访企业研发实验室、智能化产线,系统摸排,先后深入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星源材质(佛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标杆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中,服务团通过 "研发实验室 + 智能化产线" 双场景走访,精准梳理企业三大核心诉求:固态电解质界面调控等技术攻关需求、工艺优化及产能提升等制造痛点、海外认证对接及场景开发等市场诉求。通过 "专家 - 企业家" 双端深度对接,现场破解固态电池颗粒形貌控制、隔膜抗穿刺强度等技术堵点,形成《固态电池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建立 "学会科技服务站 + 企业研发中心" 双轨合作机制,配套成果转化绿色通道。本次调研构建了 "需求清单 - 技术攻关 - 成果转化" 的产学研链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湾区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产业话语权,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注入创新动能。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调研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调研
星源材质(佛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调研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调研
同期,服务团还与佛山市科协就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在座谈会上,黄飞飞主席表示固态电池产业将会是佛山市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颗粒学会自2020年启动"科创中国"专项行动以来,构建起院士领衔、跨学科协同的创新矩阵,切实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本次广东行通过实地走访新能源龙头企业、召开产学研对接会等形式,系统梳理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中试及产业化痛点,搭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协作平台。值此"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这场跨越1200公里的 "湾区行动",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标准输出,中国颗粒学会始终以“颗粒科学”为支点,串联起新能源产业的创新链条。此次广东之行,不仅是技术对接的桥梁,更是生态共建的起点。未来,学会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固态电池领域“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为中国新能源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