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围绕构建“1+1+N”产业格局,深化改革创新,聚力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3月25日,提前完成首季煤炭生产任务,实现良好开局。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这份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2025年是峰峰集团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能源化工集团的开局之年,是打基础、调结构、增后劲的关键之年,我们坚决守牢经营管理“九条红线”,全面落实提质增效“九项措施”,保障了企业稳健运营高质量发展。”峰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宪营表示。
锚定目标,增产提质蓄动能
“只要众志成城就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在C1303综采工作面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我们连续7天保持日割煤6刀的好成绩,2月23日,创出日割煤7刀新水平。”赤峪矿综采二区区长王入桥在介绍中难掩兴奋之情。
赤峪矿制定了“提质增效创佳绩、实干拼搏开新局”劳动竞赛办法,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劳动热情,实现了单产单进双提升。2月21日,该矿C1207顶抽巷回风联巷安全精准贯通;2月24日,该矿N1401百万吨综采工作面实现联合试运转,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峰峰集团科学统筹稳产增产,着力做好提产增效文章,制定下发了《提产增效奖励办法》,进一步强化各矿井的生产组织,合理调整作业计划,坚持“均衡生产、不搞突击、安全高效”,统筹抓好采掘重点工作,保障了煤炭生产平稳有序。九龙矿通过加强顶板管理、改进施工工艺、调整生产工序,实现了1505工作面和152下47工作面均衡生产,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15243S工作面掘进施工正规循环,保证了矿井持续稳产;孙庄采矿公司在126402工作面成功应用大功率薄煤综采机组及相应三机配套装备的基础上,推广生产更加高效、操作更加便捷的单元支架,开辟了薄煤高效生产新局面。
承压奋进,内外发力拓市场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峰峰集团积极寻求突破,将焦精煤质量及精煤推广销售作为重中之重,内外发力提煤质拓市场促销售。
强化全过程煤质管理,严格执行标煤制考核,提高入洗原煤质量,重点攻关精煤水分指标,提高产品竞争力。抓好现有市场巩固和新业务拓展工作,通过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巩固现有客户群体,根据不同地区生产的煤炭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客户,在销售空白区域拓展市场。今年以来,在邯郸及周边区域,开发了太行钢铁公司、河南信阳钢铁公司两个新客户,加大了周边区域的精煤销售力度。
在稳定本地市场的同时,煤炭运销管理中心积极做好外埠矿井的煤炭销售工作,充分发挥山西赤峪、新疆天顺等外埠驻矿销售部作用,每天安排人员紧盯销售环节,督促装车进度,现场协调办公,随时解决煤炭发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产销联动,降低库存。3月13日,新疆天顺驻矿销售部与哈密地区某焦化终端客户签订5000吨煤炭购销合同,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守红线,精打细算降成本
“严禁新增任何形式不合理用工;
项目建设严禁超标准和超概算建设;
非生产性支出必须严管严控,严禁巧立名目人为变通增加费用……”
面对煤焦市场下行、生产经营承压的实际,峰峰集团制定了《应对市场下行措施》,划定了经营管理“九条红线”, 全面落实提质增效“九项措施”,确保企业平稳运行。
坚定推进“瘦身健体”,严格定岗定编定员,清理不合理外委用工,促进整体用工成本降低。严控工资总额,深化薪酬差异化改革,试行内部不同单位相似岗位工资对标。合理调配资金,压降财务费用,保证资金接续。压缩成本费用,全力压减机关部门经费。按照“能停则停、能缓则缓”原则,优化投资支出,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投资计划。
同时,该集团进一步树牢“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各单位以全面深化成本管理为重要抓手,以财务智能化为契机,持续推动降本增效,确保实现原煤矿完全成本同比压降5%目标。
羊东矿坚持把回收复用、修旧利废作为节支降耗的重要举措,通过拆解、重组等方式,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各类型交回设备修复率达90%以上。大社矿发挥内部技术优势,实现设备“小修不升井,大修集中修”,开展井下硐室、工作面、回风道等地区专项清收行动,回收复用旧卡缆、托盘、废铁等可复用材料,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孙庄采矿公司通过大力压缩可控成本、压减非生产性支出、机械化减人等手段,减少费用支出。(张波 刘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