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用发挥、阵地建设等,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深入融入城市基层党建,聚力构建离退休干部党员向一线下沉的“组织链”、作用发挥向基层集聚的“作用链”、拓展养老服务向基层覆盖的“阵地链”,全面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筑牢银色堡垒“组织链”,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下沉在基层
乌审旗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径,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实施办法》,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互促共融。
聚焦组织建设,筑牢坚强堡垒。按照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尽领、社区尽职、原单位尽责、老干部服务中心尽力“四尽”原则,大力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下拨党建专项经费在核心区8个社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5个,有效破解老党员活动参与和作用发挥积极性不高、部门齐抓共管合力不足、服务保障覆盖面不广等问题。
多元举措并行,维护队伍稳定。坚持管理与服务双向奔赴,建立“荣退即转”和“双向联系”机制,实行所在单位送、党工委转、社区党组织迎、网格党支部聚,离退休干部党员报到全链条衔接机制,顺利完成856名老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搭建作用平台,助力余热生辉。通过党员集中报到、发放学习大礼包、颁发聘书、座谈交流等方式,有效增进老党员政治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成立老党员工作室8个,组建“睦邻奶茶会”“银龄宣讲团”“银辉岗”“调解团”等银龄志愿服务队10支,345名老党员担任小区业委会委员、楼栋长和网格志愿者,化解矛盾纠纷450件次,开展志愿服务和宣讲50余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
赋能老有所为“作用链”,推动银发力量聚集在基层
乌审旗坚持凝聚“银发力量”,深入开展“增添正能量·五彩银辉耀乌审”系列工程,以“五彩工程”为抓手,搭平台、强措施、聚合力,建强用好银发人才库,引导老干部在服务中心保障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展红色先锋工程。2024年,2名老党员获评旗级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乌审旗居住的以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为典型的自治区教育厅退休干部魏哈斯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采编“永远跟党走——老干部话心声”专题视频10部。
开展橙色暖心工程。“银耀乌审·金秋暖阳志愿服务队”募集资金3万余元,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40多名,参加公益演出、文化下乡等活动150余场次。60余名老干部担任民营企业党建指导员,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市场拓展等暖心服务。
开展银色奉献工程。充实全旗银发人才信息库,吸纳各领域离退休干部500多人。开展“银耀乌审+”系列行动,建立“银青结对志愿服务队”“老法官帮帮团”“红色家风宣讲团”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150余名老干部在关工委、老促会、老科协等涉老组织发挥作用,200余名老干部聘为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促进会成员,30余名老干部参与策划录制《足迹——南京知青在乌审草原》。
开展绿色成长工程。构建老带青、老带小志愿服务体系,举办银青对话主题座谈会、“大手牵小手、与爱童心共护成长”关爱活动等,通过老带青、传帮带等方式,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让青少年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思想教育。
开展紫色创新工程。发布银发人才宣讲菜单、助农法务清单等资源套餐,形成“需求部门点单、老专家接单”靶向用才服务模式,让全旗银发人才尽洒银发智慧、展现硬核担当。
拓展服务养老“阵地链”,推动老有所乐覆盖在基层
一直以来,乌审旗高度重视老干部服务工作,紧扣老干部所思所盼、所急所难,落实好各项政治生活待遇,完善服务保障机制,让老同志共享新时代发展成果、乐享幸福晚年。
持续提升老干部政策保障。认真落实老干部待遇有关政策,深化“一人一策”精准服务,春节等重要节点,遍访慰问老干部,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重点走访和帮扶,慰问离退休党员干部300多人次,开展礼敬老干部茶话会、重阳花样游园会、植物美学沙龙等主题活动,让老同志充分感受党的温暖和家的温馨。
持续提升老干部幸福指数。推动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融入应对老龄化战略,充分利用社会服务资源满足老同志多元化需求,提供助餐、助医、助行等全方位服务。全旗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干部荣退制度,为200余名退休干部举行庄重荣退仪式,让老干部荣誉感、归属感满格。
持续提升老干部活动品质。近年来,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对旗老干部活动中心——“乌审银立方”进行提升改造,以打造“银耀乌审”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品牌为核心,从“银龄同心”强化思想建设、“银龄先锋”强化政治建设、“银筑堡垒”强化组织建设、“银颐悦享”强化阵地建设、“银发增辉”强化作用发挥六个维度构建银立方乌审离退休干部工作靓丽名片。在全旗各社区设立银立方服务驿站,全方位提供学习、活动、娱乐、餐饮、健康体检、养生理疗等一站式共享服务,每个银立方定期发布预告,全年组织开展活动200余场次,参与党员干部群众达3万余人次,银立方已成为老干部、老党员家门口的幸福地标。(苏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