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中小企业处于发展机遇期,DeepSeek和Manus的出现,进一步引发其发展热潮。但从行业整体来看,人工智能中小企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弱、融资能力偏低以及市场推进能力不足等问题,需从政策、服务模式、算力资源、市场等方面着力解决,推进其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处于发展机遇期
政策层面,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加快推进
中小企业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在科技创新与落地应用方面潜力巨大,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七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提出一系列旨在促进人工智能领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举措,包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算力、模型、数据,夯实关键技术底座,完善软硬件协同发展生态,加快赋能重点行业等。
行业层面,DeepSeek重塑产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发展
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其中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特别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近5000家。
DeepSeek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人工智能中小企业的发展热潮。一方面DeepSeek推动了技术普惠,通过混合专家模型(MoE)架构、FP8混合精度训练技术等,大幅提升模型效率,实现成本压降与性能提升,显著降低中小企业的使用门槛;另一方面DeepSeek重构了市场格局,通过低成本、高性能、开源使用的模式,使更多中小企业以AI+业务升级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人工智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基础薄弱,缺乏算力、数据等研发资源
部分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在智能芯片、机器学习等特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果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大多数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基础薄弱。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潜力大,但缺乏低成本的算力、高质量的数据等资源,多数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进展缓慢。
2、整体融资能力偏弱,技术研发、商业化等环节对资金需求量大
AI技术研发、应用以及商业化进程中需要持续投入高额资金,但人工智能中小企业整体融资能力偏弱,普遍面临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的困境,极大增加融资难度。一方面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投资者信心不足,部分人工智能中小企业获得投资,但其中被连投企业较少。
3、市场推进资源、能力不足,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一方面,大型企业在人工智能热门细分领域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形成较高集中度,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IDC报告显示,计算机视觉市场排名前五的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达九成以上。另一方面,当前阶段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多聚焦技术发展,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导致推广预算不足。
策略建议
1、优化资金与融资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创新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专项基金等,支持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二是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探索建设区域性小型资本市场,提供更灵活的股权交易和融资渠道;三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开发特定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
2、推广算力公共平台及“算力券”补贴,加快高质量数据集汇集共享
一是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用算门槛。各地政府加快推进公共算力平台建设,面向中小企业发放算力券补贴,降低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二是统筹数据平台建设,推动高质量数据汇集与共享。国家层面统筹大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健全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引导并鼓励政府、行业等各方开放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高质量数据。
3、构建中小企业深度融入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引导布局海外新兴市场
一是帮助中小企业深度融入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从产研合作、投融资和业务拓展等方面汲取外部支持,提升市场资源、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实力;二是通过搭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举办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合作大会等引导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开拓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署名:胡雪原,于明月,崔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