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自启动以来,围绕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推广及居民自治能力提升等方面展开系统化工作。志愿者队伍规模、服务意识培养、服务内容拓展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居民生活,为完善小区自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志愿者队伍建设与持续赋能
项目开展半年来,首先着力培育和壮大白鹤林小区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小区志愿者累计参与志愿服务300余人次。通过2场志愿者赋能培训,采用培训、实践、经验交流、议事等多种形式,围绕文明倡导、安全宣传、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主题,提高了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使其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推动更多居民投身志愿活动。
此外,项目团队探索推行志愿者积分制度,并在讨论基础上形成了《白鹤林小区志愿服务队管理制度》,为后续志愿服务的规范化、长效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志愿服务深入居民生活,促进社区和谐
在“共建文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积极投身社区事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0场,服务居民1000余人次,兑换有害垃圾5000余件,有效传播了绿色环保、安全用电、用气等知识,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志愿服务的深入推进,不仅改善了小区环境,也增强了居民的责任感和社区归属感。
3. 志愿队伍不断壮大,推动自治长效运行
随着项目的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在小区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志愿队伍,从最初的十余名核心志愿者,发展至如今在群200余名志愿者,稳定并持续参加志愿服务40余名志愿者。与此同时,项目团队建立了志愿者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志愿服务的长期有效运作。
在社工团队的带领下,志愿者不仅活跃在日常的环境维护、文明倡导活动中,还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逐步成长为小区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志愿服务带动居民自治,为打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