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采访人员对话人工智能”公益活动走进朝阳区亚运村街道

来源:东方网    2025-03-31 15:09
来源: 东方网
2025-03-31 15: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3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社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北京华康公益基金会联合《光明少年》杂志社创新打造的“科技小采访人员对话人工智能”公益活动在此成功举办,通过“小手拉大手”的独特传播模式,为社区居民带来沉浸式人工智能科普体验。

本次活动特别招募30名7至15岁的青少年担任“科技小采访人员”,他们以志愿者身份邀约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活动突破传统讲座形式,设置三大互动板块:在知识科普区,小志愿者们化身 “讲解员”,用童趣语言解读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技术原理;在实践体验区,孩子们带领家长完成智能小车路径规划挑战,在编程游戏中感受算法逻辑;在互动采访环节,“科技小采访人员”们围绕“AI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展开现场访问,“AI只是工具,未来得靠大家的创造力去驾驭它!”的精彩回答赢得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一名小志愿者在电脑前用生活化比喻向家长演示机器学习原理,将算法逻辑转化为“给机器人教本领”的趣味场景,这种“童言童语”的科普方式获得家长们高度赞扬。一位参与家长表示:“孩子主导的科普活动既锻炼表达能力,又培养科学兴趣,这样的形式特别有意义”。

北京华康公益基金会负责人指出,青少年是科技传播的最佳桥梁。本次活动通过将复杂科技概念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知识,让人工智能从书本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生动体验。未来,基金会将持续深化“科技+教育”志愿服务模式,在更多社区开展科技普及活动,为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通过“青少年志愿者+社区居民”的互动模式,成功搭建起前沿科技与大众生活的对话桥梁,让高冷的AI技术真正走进社区、贴近生活,为构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生态探索出创新路径。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