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烨集团董事长温光汶:数智化升级净菜加工 破解传统农业低效困局

来源:东方网    2025-04-01 09:54
来源: 东方网
2025-04-01 09: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加快推动传统农业从“田间”到“舌尖”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3月28日,由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武汉良之隆联合主办的“预引强农 融创未来”——2025产业兴农共链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落幕。

这场盛会汇聚了超200位农业装备科技先锋、预制食材品牌翘楚、餐饮渠道巨头、乡村振兴践行者等行业各方代表嘉宾,产业上下游企业在互融、互通、互促、互进氛围中,共同探寻农业全链条数智化转型路径、相互分享农业科技与装备创新应用经验,携手定义农食产业创新发展未来。

当前国家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战略。要破解传统农业低效困局、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为助力我国农产品及预制食材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本次大会将农产品及预制食材加工作为重点议题之一。

会上,装备行业领军企业天烨集团董事长温光汶发表了“净菜数智加工——创新技术解锁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密码”的主题演讲,全面展现了天烨深耕专业净菜加工工艺20余年的创新成果,重点发布了净菜加工设备、净菜加工整体解决方案、净菜工厂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

温光汶在会上指出,净菜加工市场前景可期。目前高品质净菜已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蔬菜消费的主流,90%以上的蔬菜是经过商品化处理和加工后进入市场的。

而国内,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净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在此基础上,净菜的发展能够促进三产融合,向农村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转移食品安全风险。

温光汶认为,净菜不仅是市场发展趋势,也是政府鼓励的做法,也符合农业实践。如果蔬菜成熟后,先在田间地头进行去根、去泥、去黄工作,那样可以把大量的垃圾遗留在地头增加肥力。同时,净菜运输可以增加运力,减少损耗,让终端用户使用更加便捷。相反,毛菜会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终端用户的后期处理成本,也给城市处理垃圾增加了压力。

温光汶还强调,经过工业化处理的净菜比人工清洗更加干净。同时更高效且更节约人力成本。像团体配餐客户,蔬菜使用量非常大,加工部分必须使用自动化设备。

不过,温光汶也指出,目前净菜无法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系统不完善,受制于保鲜技术、冷链物流、质量、市场普及等因素影响。

对于很多人认为净菜成本较高,市场难以接受的问题,温光汶分析指出,衡量成本时需要考虑原料和人工费用。净菜材料费昂贵,但没有人工和其他费用。毛菜价格低廉,然而大量人工、水电和场地等费用也是开销。还有不少的垃圾处理费用。只要成本账目计算清楚,事情就变得简单。

温光汶坚信净菜时代一定会到来。尽管目前毛菜还是主要流通形式,但其损耗率却高达25%--30%。当餐饮行业精细化管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相信大家都能够接受净菜。

会上温光汶重点介绍了面向B端、C端、半成品的净菜产品工艺流程。还用视频展示了天烨打造的全国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净菜加工中心车间工作全流程,引发现场嘉宾极大兴趣。

此外,温光汶还介绍了国内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较有成效的模式:大订单、大单品。温光汶以某学校食材配送服务为例,重点介绍了净菜加工厂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实现大订单的规模化服务。该项目配置3个净菜加工厂+1个前置仓,共5万平方米,配送食材500吨/日,其中蔬菜250-300吨/日。与传统加工厂相比,数智化的净菜加工厂可以大幅缩减人员管理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生产工艺参数可视化、产品可溯源大大增加了品质把控的可信度,也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

温光汶强调,天烨深耕净菜加工领域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净菜加工经验,构建了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人(人力)、机(设备)、料(原料)、法(工艺)、环(环境)的科学、高效、标准、安全的一体化闭环服务模式。像加工工厂或者生产车间的环境处理方面,天烨已形成了标准流程解决方案,可以科学、安全、合规处理复杂的人流、物流、气流、水流以及信息管理流,避免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交叉污染问题。

除了系统解决方案,温光汶还指出,天烨设备的研发与改良,不是盲从国外设备,而是结合广大用户实践反馈,做吻合国内市场核心需求的设备,其产能、洗净度、切割标准,工作原理更吻合国内国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