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大学:探索银发“旅游+康养”,调研适老化旅游新路径

来源:东方网    2025-04-02 11:40
来源: 东方网
2025-04-02 11: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 “伊来定制” 团队针对新疆伊犁旅游风景区的适老化改造现状,开展了一项全面且深入的调研实践。该团队聚焦老年群体旅游需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手段,积极探索 “旅游 + 康养” 的融合发展路径,旨在为新疆地区构建科学完善的适老化旅游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 2024 年相关数据显示,伊犁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 4.25 亿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达 20%,约为 8500 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高达 681.6 亿元。然而,当前旅游市场在服务老年群体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行程设计缺乏精准性、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文化体验形式单一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银发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伊来定制” 团队耗时一年,对伊犁全域范围内的 23 个景区进行了地毯式调研。

团队在伊宁市六星街调研时合影

在调研过程中,研究团队运用环境行为学、空间句法理论以及 GIS 地理信息技术,对伊犁景区展开系统性勘察。目前,已完成赛里木湖环湖步道、果子沟大桥观景平台等 18 处重点区域的适老化参数采集工作,并初步构建了适老化旅游指标评估框架。此外,团队还通过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风景区周边居民进行了广泛走访,全面掌握了当地老年康养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

团队在霍城县晃晃村合影

基于阶段性调研数据,“伊来定制” 团队创新采用 “学术研究 + 技术开发 + 产业服务” 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市场研究组依托大数据分析与深度访谈,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据。团队负责人李兆雄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伊犁地区旅游业适老化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该论文系统论证了银发旅游市场的开发路径,为项目落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同时,团队拥有 “伊来定制老年人旅行计划管理系统 V1.0”“老年旅游出行清单及提醒软件 V1.0 ” 等软件著作权,成功实现用户画像生成、个性化路线规划等六大核心功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团队在博州赛里木湖合影

团队负责人李兆雄表示,此次项目研究紧密围绕银发经济市场需求,整合文旅康养产业资源,通过开展多维度需求调研与智能技术应用研究,构建 “康旅一体化” 服务新模式。其目标是运用大数据分析及适老化数字技术,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老年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与可行性方案,为新疆老龄友好型旅游生态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此次调研成果不仅为伊犁地区边疆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新疆其他地区中老年康养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