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10时,在西宁火车站,搭乘300余名旅客的青藏铁路2025年首列旅游列车——“大美青海·幸福西藏”入藏旅游专列准点发车,开启为期9天的踏青赏花、寻梦高原的春日之旅。
“大美青海·幸福西藏”入藏旅游专列缓缓启程,标志着青藏铁路2025年旅游季的序幕正式拉开。这趟全列有氧卧铺车厢的专列,是青海省“百列旅游列车计划”的首发之作,以“铁路+文旅”的创新模式,诠释了新时代交通与区域发展的深层互动。
钢铁动脉上的文化传承。这趟专列从车厢设计到服务细节,皆浸润着青藏高原的文化基因。车体装饰采用藏式纹样与青海民族艺术元素,餐车供应烤羊腿、酸奶、奶茶等地方美食,更有非遗展演与有机蔬菜采摘活动穿插旅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等海外游客的参与,让车厢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微型场域——当异国旅客用手机记录车窗外的雪山草甸时,青藏文化的符号通过社交网络实现全球传播。这种“移动的文化展厅”,既延续了“歌圩对唱”式的传统互动,又借助现代交通的流动性,让文化遗产突破地理边界,形成更具生命力的传承路径。
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密码。旅游专列的开行,本质是青藏两省区资源整合的具象化。青海与西藏文旅部门、铁路集团的深度合作,不仅打通了西宁至林芝的直达线路,更通过“季节+区域”的产品组合,将青海湖的油菜花海与林芝的桃花秘境串联为完整旅游带。数据显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收入与铁路客流增长呈显著正相关,2025年计划开行的百列专列,预计将带动沿线餐饮、住宿等产业形成超10亿元的经济增量。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这种以铁路为纽带的区域协作,为边疆地区探索出一条“交通先行—文旅激活—产业升级”的发展链,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生动实践。
民生服务升级的科技温度。在运力扩容的表象下,专列服务的精细化更值得剖析。全列配备医疗保障团队与高原应急设备,破解了高原旅游的安全痛点;动态供氧系统与有机蔬菜直供餐车,则从生理需求到健康饮食构建了全程关怀体系。此外,铁路部门通过大数据预测客流高峰,精准调度列车编组与时刻表,使“说走就走”的高原旅行成为可能。这种从“运输工具”到“服务产品”的转型,正是中国交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缩影——以技术创新提升民生福祉,以细节优化重塑出行体验。
这趟穿越雪域高原的列车,不仅载着旅客赏尽春色,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命题:如何让交通网络成为文明传承的载体、区域共荣的引擎、人民幸福的注脚?答案或许就藏在那缕从餐车飘出的奶茶香里,藏在那首回荡在车厢的藏族民歌中,藏在那条不断延伸的天路尽头。(朱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