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粮食集团总经理马文炳:创新驱动加工进阶 稻米油成新增长点

来源:东方网    2025-04-02 10:00
来源: 东方网
2025-04-02 1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加快推动传统农业从“田间”到“舌尖”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3月28日,由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武汉良之隆联合主办的“预引强农 融创未来”——2025产业兴农共链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落幕。

这场盛会汇聚了超200位农业装备科技先锋、预制食材品牌翘楚、餐饮渠道巨头、乡村振兴践行者等行业各方代表嘉宾,产业上下游企业在互融、互通、互促、互进氛围中,共同探寻农业全链条数智化转型路径、相互分享农业科技与装备创新应用经验,携手定义农食产业创新发展未来。

当前国家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战略。要破解传统农业低效困局、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为助力我国农产品及预制食材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本次大会将农产品及预制食材加工作为重点议题之一。

会上,国内粮食种植与加工龙头企业吉林松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文炳发表了“以创新技术驱动稻米种植与农产品加工进阶”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发展稻米油生产的产业逻辑,以及稻米油产业背后的健康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马文炳指出,目前稻米加工产业利润毛利非常低,原因主要体现在“稻强米弱”,即收购农户水稻的价格基于国家最低保护价之上,而销售给市场的价格却很难形成梯度递增,工厂毛利被严重压缩;在种植环节,为保证大米的品种、口感一致,需要和农户签订定向回收协议,也间接导致成本上升;在仓储环节,为了保证水稻品质不变,需要采取低温措施,能耗也是重要的成本;加工环节,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各工厂都做到了精细化加工,这样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损耗等等,稻米加工行业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很难做到高毛利的产业结构。

基于此,马文炳强调开发稻米油产业是突围之举。主要是对稻米种植与加工产业链进行延伸,对水稻副产品米糠的二次开发利用,提升稻米产品的附加价,从而突破稻米低端价格战的陷阱。

不过马文炳也坦言,稻米油是一个小众品种,目前市场上产品还很少。

据介绍,稻米油(Rice Bran Oil)是一种从稻米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植物油,主要来源于稻米的外层米糠(rice bran)和胚芽(germ),近年来因谷维素、角鲨烯等营养特性逐渐受到消费者关注。在欧美国家,稻米油作为一种高端植物油被推广,且被用作一种高端儿童食用油。连续几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最佳食用油。

马文炳也指出,由于种植加工与研发环节严重脱钩,受认知和技术限制,此前行业对米糠高附加值的开发还不够。目前稻米辅料加工完成后可以直接销售,每吨米糠的价值仅为2300元。如果加工成稻米油,市场价格则是每吨1.5万元。如果是谷维素、角鲨烯等高附加值成分则售价更高。

对米糠的高附加值开发需要技术支撑,目前松原粮食集团已经实现了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据马文炳透露,集团旗下丰之锦稻米油工厂已形成从稻谷收储、稻米加工、米糠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模式,其也是北方最大的稻米油全产业链生产企业,稻米油生产能力处于国内前五行列。目前可年生产自主品牌稻米油3万吨。天然阿魏酸400吨,谷维素300吨。其中天然阿魏酸主要用于化妆品原料和天然香料原料,产量居于世界首位,天然度可达到98%以上,并广泛应用于多家世界知名化妆品企业;谷维素产量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丰之锦生产的稻米油已在美国FDA注册,并成功出口欧盟。

马文炳还强调,发展稻米油生产可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能力。目前我国每年稻谷产量约两亿吨,可产生米糠约1600万吨,如果推广使用稻米油加工技术,全年可生产稻米油300万吨,这个数字相当于1600万吨大豆的出油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同期进口大豆10033万吨,稻米油加工技术推广后,相当于为我国减少1/7至1/5的大豆进口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用油消费量不断上升,并将持续保持刚性增长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废弃资源——米糠来开发稻米油可以在不与粮争地和几乎不占用任何土地的情况增加健康食用油脂的产量。

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也明确提出,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开发低脂食品,利用加工副产物开发稻米油、胚芽油和蛋白饲料等产品。

马文炳认为,对水稻辅料的深加工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延伸产业链。而对水稻品种的改良,可以改造一个行业,甚至能带动一方经济。比如大家熟悉的东北五常大米。

目前松原粮食集团也在加大种子的研发,并组建了松粮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内18个科研院所,打造“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基地。目前,松粮种业已繁育优质稻种达600万斤,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还重点打造了“查干湖大米”品牌,已推出10大系列100个单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