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疆智能团队创新成果:水下机器人助力水产养殖升级

来源:东方网    2025-04-02 09:39
来源: 东方网
2025-04-02 09: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禺疆智能团队成功推出一款专为水产养殖设计的水下机器人,这一创新成果将为传统水产养殖业带来重大变革,有力推动行业朝着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显著提升养殖效率与质量。

禺疆智能团队一直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深入调研水产养殖行业后,团队发现养殖户面临水质监测困难、养殖环境复杂、人力成本高昂,以及鱼类疾病检测和防治棘手等诸多难题。为此,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这款功能强大的水下机器人。

该水下机器人配备了高精度的传感器系统,可实时监测水体的温度、酸碱度、溶解氧等关键指标,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同步至养殖户的移动终端或电脑设备,助力养殖户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做出科学决策。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款机器人具备先进的鱼类疾病检测功能。它通过高清摄像头及专业图像识别技术,能够精准识别鱼类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可迅速判断疾病类型。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对多种常见鱼类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庞大的疾病数据库,确保机器人检测的准确性。

针对检测出的疾病,机器人还能依据大数据分析和专业算法,给出科学的用药建议,有效减少鱼类因疾病导致的死亡,同时避免因滥用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疗效不及时问题。这一功能不仅保障了养殖生物的健康,还极大提升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

在实际应用中,水下机器人已展现出卓越成效。某大型水产养殖场负责人表示,自引入禺疆智能水下机器人后,水质监测频率大幅提高,人力成本降低约 30%。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机器人精准的疾病检测与科学用药指导,鱼类死亡率显著下降,养殖产量增长约 15%,产品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

业内专家指出,禺疆智能水下机器人的问世,是水产养殖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为养殖户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养殖工具,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推广应用,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助力水产养殖业实现转型升级。

禺疆智能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水下机器人的性能与功能,拓展其在水产养殖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智能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