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假期,全国迎来祭扫与踏青客流“双高峰”,4月3日至7日内,旅客发送量迎来新高潮,为了应对出行压力,铁路部门通过“增运力、优服务、重体验”三重策略,保障旅客便捷出行。
运力增容,临客与夜间列车并行发力。临客列车是为了应对清明假期特殊的客流高峰,而临时增开的列车。这类列车通常不在常规铁路运行图当中,为了满足旅客对于运力的需求,清明小长假运输期间,上铁集团在春游运输增开29对旅客列车的基础上,计划再安排增开50对临客列车,让铁路拥有类似于公交的发车频率,形成“公交化”运营。而夜间高铁则对了游客们的胃口,缓解了白天客流的压力,让“白天游玩,夜间返程”成为现实。
服务优化,全链条保障清明出行。多地车站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保障夜间到站旅客的“最后一公里”。如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与地铁、公交联动,通宵加开接驳班次;长沙南站设立“夜间临时等候区”,配备充电、饮水设施,并动态调整地铁运营时间。除了在接驳上实现无缝化,购票和候补功能在清明假期也得到升级。12306平台通过候补购票功能优化,允许旅客选择60个“日期+车次”组合,并优先分配新增席位。候补功能的更新与运力升级双管齐下,形成多样的出行选择。清明假期抢票,不再是让人疯狂刷屏、抓耳挠腮的难题。
体验升级,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增加运力与服务优化解决了走得了的问题,而要想实现走的好,需要铁路部门切身为旅客着想。为了应对客流高峰,深圳地区火车站根据实时客流情况增开安检与检票窗口,并以“迎春花”服务队为核心,增派青年志愿者在进出站口、候车室等关键岗位加强宣传引导,设立爱心专窗,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便利出行。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更能体现对于细节处的人文关怀。
2025年清明假期,铁路部门以“增运力、优服务、重体验”为核心的三重策略,破解了“双高峰”出行的难题,更通过细节创新让旅途充满温度。铁路出行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运力扩容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服务优化的“软实力”。(文字:黄子仪、庄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