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基本情况
东营职业学院文旅康养与教育学院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通过理念浸润,铸师魂、多元场域,修师德、以赛促学,强师能,“三管齐下”培育新时代“幼教大先生”。
二、组织实施过程
1. 理念浸润 , 铸师魂
大一以“启航”为主题进行入学教育,通过“大学开学第一课”“我心中老师的样子”主题团课,“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主题班会,谈思想、讲学习、聊志向,激励大学生们树理想、担大任,帮助同学们立大志、明大德,不跟风、不盲从,学会独立思考,在大时代大变局中找准人生坐标,将青春奋斗融入社会进步的潮流。让同学们把做好“四有好老师”的心愿埋在心中,引领学生对未来职业产生信仰,提升幼教职业认同感,走过懵懂的入学初期,埋下我可以当幼师的种子。
大二以“明智”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追求红色记忆 青春蓄力前行”“艰苦奋斗 强我中华”等寒暑假乡村振兴调研、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项目活动,使同学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熏陶意志品质,增强从教意愿,走过迷茫的专业发展期,培育我要当幼师的幼芽。
大三以“笃行”为主题推行实践磨砺,组织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见习和实习,通过识岗、认岗、研岗、跟岗、助岗、顶岗,体验幼师的每日工作,感受到从事幼教事业的责任感,推动学业、专业、就业、创业、职业、事业六业联动,坚定从教意愿,静待优秀幼师花蕾的绽放。
2.多元场域, 修师德
以主题活动为落脚点,遵循“参与—体验—内化—践行—成长”规律,运用多种媒介和艺术手段,举办礼仪文化、经典诵读、重要节庆、艺术体育美育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增强体验、共情、升华等艺术情感,培养发现美、感悟美、鉴赏美的能力。
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在军事训练、“一平方米教育”、礼仪培训、志愿服务中规范言行,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形成情感认同和价值共识,提高文明素养和规范文明行为,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以课堂教育为根本点,通过案例分析、主题学习、项目研讨等多种方式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研讨和体悟,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让专业知识“入心”“入脑”“入行”。
以信息平台为动力点,借助互联网+、云环境、慕课等信息时代的新平台,创新可视化手段和方式,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打破时空局限创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多元互动的课堂环境,满足不同场景的教学需求,促进专业理论灵活多样的呈现,实现教学的融合,满足学习个性化需求。
以校企合作为结合点,以“合作共建,优势互补”为宗旨,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创设多元化的“政府”“学校”“幼儿园”办学机制,创建实践“教学场”,打通教学“最后一公里”,建立产教学研融合、校园互动的共同体。通过现场观摩、现场研讨式的学习,直击学前教育实践场域中的真问题、真现象,获得真经验、真发展。通过各种深入幼儿园实地锻炼的机会,学生们不断从幼教“大先生”身上学到各种真技能,真本事。
以求职就业为着力点,邀请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开展就业讲座,分享自己的就业经验和求职技巧,为大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学院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与企业对接,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求职信息和就业机会。
3.以赛促学,强师能
通过各类技能大赛的筹备、组织和训练,发挥正面引导和辐射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态,建立“学—训—练—赛—创”五段进阶训赛机制,采取小组协作的形式,开展反思性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练习、专项训练、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方面不但识门道,也能精技艺。
每一届的师范类高校生从业技能大赛,学院安排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从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给与学生认真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各类技能大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强化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鼓励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1+x幼儿照护中级证、四六级等资格证书,夯实理论基础,锻炼实操能力的同时,分析社会就业形势,为学生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规划做好储备。
三、工作成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文旅康养与教育学院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凸显新时代幼儿教师的教育情怀之大、视野格局之大和学识能力之大的“大先生”。通过理念浸润,铸师魂;多元场域,修师德;以赛促学,强师能,培养具有高尚品格、高贵品行和高雅品位的幼儿教育“大先生”!(东营职业学院 李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