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 海韵新生——美术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3班深入罗源县吉壁村开展乡村改造设计调研活动

来源:东方网    2025-04-07 17:06
来源: 东方网
2025-04-07 17: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风貌设计水平,2025年4月3日,闽江学院美术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3班团支部全体成员(以下简称支部成员),来到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碧里乡吉碧村(以下简称吉壁村),开展了一场乡村改造设计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交流,深入了解吉壁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及发展需求,为后续的乡村改造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创意灵感,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吉壁村,这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小渔村,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蓬勃发展的鲍鱼养殖产业。然而,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此次调研活动,支部成员带着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希望为吉壁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调研过程中,支部成员深入吉壁村的各个角落,对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察。支部成员走访了鲍鱼养殖基地,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村民亲切交流,倾听他们对村庄改造的期望和建议。还参观了吉壁村新改造的礼堂和海鲜直播工作室。礼堂作为吉壁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其设计充分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与当地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在外观上展现出独特的美感,更在功能上实现了多样化;海鲜直播工作室则展示了吉壁村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吉壁村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将当地的特色海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在直播工作室中,学支部成员了解到主播们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吉壁的海边风光、介绍海产品的原产地信息以及养殖和收获流程,从而提升“吉鲍”品牌的知名度。这种“互联网 + 农业”的模式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为村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为支部成员参观直播间

在调研期间,吉壁村的村干部热情接待了支部成员,并介绍了吉壁村的基本概况。通过村干部的介绍,支部成员了解到吉壁村近年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师生们还采访了吉壁村党支部书记林义水,在交流中了解到他为吉壁村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图为村干部向支部成员介绍吉碧村概况

林义水支书是吉壁村发展的领路人。多年来,他情系群众,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2004年他带领村民修通公路隧道,结束了吉壁村在长期以来交通仅靠水路而没有公路的局面。在林义水书记的带领下,村里“亮”了、“美”了,百姓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林义水支书是我们吉壁村的骄傲,他为村庄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庄也越来越美”。

图为支部成员与吉壁村党委书记林义水合影

此次乡村改造设计调研活动,支部成员不仅深入了解农村的现状和需求,还进一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实际操作中的挑战与成就,真实地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力量和现实挑战。这些宝贵的经历将为支部成员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新的启发和视角。(兰羽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