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宜宾市四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珙县立足本土实际,以基层治理需求为导向,通过分层分类明晰职能定位,聚力打造集人才培育、资源整合、服务供给、民意收集、能力提升、宣传推广为一体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县级平台:统筹资源强支撑,构建服务"中枢站"
珙县以原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基础,通过提档升级打造县级综合服务平台,形成"1+4+1"服务路径,全方位覆盖社工人才培育、"三新"群体服务、群众素质提升等多元需求。平台聚焦"1"个核心:坚持党建引领,由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担任中心主任,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平台运营全过程。建设"4"大支持中心:一是乡镇(社区)服务支持中心,通过专题培训、陪伴式督导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乡镇干部职工的平台运营及基层治理能力;二是"社工+志愿"人才支持中心,为社工机构及志愿团体提供专属办公空间,推动专业服务与志愿力量深度融合,实现人才联动与协同增效;三是群众意见征集与素质培训中心,精准对接"三新"群体、社会组织及乡镇实际需求,开展定制化调研与专项培训,构建"需求—服务"精准对接机制;四是社会工作资源支持中心,统筹建立县域项目库、师资库,设立县级社会工作专项基金,保障服务可持续开展。同步打造"1"个宣传窗口: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活动"双轨并行机制,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知水平。
二、镇级平台:承上启下促融合,打造治理"连心桥"
珙县巡场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采用"1+3+1"服务模式,切实发挥县、村(社区)两级纽带作用。镇平台聚焦"1"个核心:强化党建引领,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中心主任,确保平台建设方向正确、重心稳固。着力打造"3"大共建中心:一是社区共治中心,通过实施"村(社区)书记头雁计划",结合培训指导、案例研讨及多方协商平台建设,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持续激发基层共治活力;二是资源共建中心,系统梳理镇域人力资源、财政资金、物资设备及空间场所,建立共享信息库,促进资源高效整合与集约利用;三是文化共享中心,深入挖掘各村(社区)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微创投项目打造文化展示窗口,切实增强居民归属感与社区凝聚力。同步构建"1"个宣传窗口:通过主题宣传活动与典型案例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扩大社会工作社会影响力。
三、社区平台:精准服务惠民生,筑牢基层"微单元
珙县巡场镇安民社区以"1+2+1"实施路径推动服务落地,推动基层治理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聚焦"1"个核心: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强化党建引领在基层服务中的核心作用。重点建设"2"大服务中心:一是小区治理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社区合伙人"机制,吸引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壮大治理队伍,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累计募集资金7万余元,有效破解治理资金短缺问题;二是群众意见与素质培训服务中心,通过举办"金点子大赛"广泛征集居民建议,将优秀提案转化为微创投项目,形成"群众点单—平台接单—精准服务"闭环机制,并常态化开展治理能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全面赋能居民参与。持续强化"1"个宣传窗口:依托线上平台互动、线下活动开展及社区公告栏公示等多维渠道,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社会认同度与居民参与积极性。
珙县通过三级平台建设,实现了资源整合纵向贯通、服务供给横向联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未来,珙县将持续深化平台功能,推动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谱写共建共治共享新篇章。 供稿人:马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