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员工成长成才同频共振,会碰撞出怎样的发展火花?近日,融通农业发展(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区域公司”)正式启动“呵护资产、关爱员工”专项工作,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制度创新、管理升级与人文关怀,在守牢用好国有资产的同时,将员工成长深度嵌入企业发展链条。
以“硬举措”守牢资产主阵地,让每一寸资产“活起来、强起来”
“资产是我们的生命线,盘活用好资产是融通人的政治责任。”南京区域公司负责人在动员部署工作会上说。
南京区域公司党委始终将资产管理置于战略高度,通过“全链条守护、全周期盘活”包括资产接收清查、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等在内的9大类29项硬核举措守牢资产主阵地。“今年是公司资产大年,新一批拟接收资产体量大、范围广、时间紧,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分了6个小组,通过提前培训、现场实操、总结分享三个步骤让各小组提前进入状态,确保每一处资产接得清清楚楚,收得明明白白。”资产管理部负责人介绍。一系列动作助力南京区域公司资产接收工作平稳高效。
图 1:对拟接收资产进行现场踏勘
图 2:现场踏勘中的美景
接过来怎么管?怎么维护?南京区域公司按周、月、季度时间节点,公司本部牵头部门联动农场(园区)层级推进盘活2025年的46项招租项目和48宗闲置资产。资产清查“一张图”动态监管、闲置资产提质增效行动、党员包保责任制挂牌攻坚、数字化赋能精准管控,南京区域公司以“零流失、全激活”为目标,构建“资产安全=企业生命”的刚性防线,让资产保值增值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图 3:定期对各农场资产进行盘点
以“软实力”激活员工新动能,让每一位员工成为资产“守护者、增值者”
“下午这个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能正确看待压力,还增添了工作动力,感谢公司邀请心理学专家来跟我们交流。”员工在参加完工会组织的“党建引领聚合力,关爱员工护心‘宁’”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后这样感慨。
图 4:心理健康培训现场(一)
图 5:心理健康培训现场(二)
员工作为资产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其对资产的爱护和合理利用,能保障资产长期稳定发挥作用,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南京区域公司紧扣“资产与员工命运共同体”逻辑,引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从体检、心理健康讲座到发放安全防护工具、组织文体活动,以7大类30细项为抓手,通过“师带徒”传好资产管护“接力棒”,搭建“宁讲堂”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设立“健康角”、开展工间操呵护身体健康,从“心”到“身”助力员工实现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双重提升,切实引导全体员工打造“守护资产就是守护自己”的共荣生态,制定出台《职级管理办法》《储备干部培养方案》等系列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发展通道,使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正向循环机制日益完善,切实营造"企强我荣、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
以“强机制”构建共进新格局,党建引领下跑出护产育人“加速度”
“前期丹阳湖农场的旱情持续,我们党员坚守抗旱一线,现在旱情终于得到了缓解。”马鞍山农场党支部书记如释重负地说。在近期进行的抗旱工作中,马鞍山农场党支部的党员们带头开挖沟渠长度达3公里,紧急架设2台37千瓦潜水水泵和启用2台130千瓦污泥水泵,为农田和鱼塘输送了约50万立方米的水,及时缓解了旱情对农作物和水产养殖的威胁,保障了农场辖区内的资产安全和基本生产需求。
从“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到“呵护资产、关爱员工”专项工作,南京区域公司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引领赋能作用,将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建在资产盘活一线,将“宁聚力”党建品牌融入工作基因,推动基层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同时,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季评估”的闭环机制,将资产保值率与员工满意度作为硬指标,以考核激励推动工作开展,实现“护产有力、育人有为”的螺旋式上升,书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新时代答卷”。
拆解发展方程式里的硬骨头,重构增长新逻辑中的软实力。当前,南京区域公司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和“向新而行”的奋进姿态,在“呵护资产、关爱员工”的双轨上全速奔跑,为国企深化改革提供“资产+人本”的双驱样本,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农发南京区域公司 宋茜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