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8日起,京沪高铁的部分列车将新增“宠物托运”服务,旅客需提前两天预约,成功后即可携带一只家庭驯养、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或犬类宠物同行。这一服务的推出,无疑为宠物主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想象一下,当您准备踏上一段旅程时,再也不用担心将您的“毛孩子”留在家中会感到孤独或焦虑。它们可以和您一起,坐在舒适的高铁座位上,享受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感受旅行的快乐。这不仅让宠物们能够体验高铁的快捷,更让它们与主人共同踏上新的旅程,共享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推出“毛孩子”运输试点,勇闯宠物经济的新蓝海。《2023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养宠家庭已超过1.1亿户,宠物服务需求不断攀升,众多商业形态纷纷推出宠物友好服务。宠物已经不再仅仅是动物,它们成为了许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宠物出行服务方面,高昂的航空托运费用和漫长的公路运输时间始终是养宠群体的困扰。京沪高铁此次的试点突破,精准击中了“毛孩子”出行难题这一消费痛点,也体现了对宠物经济蓝海的精准把握。高铁正推动宠物跨地医疗、宠物专属旅行等配套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重塑高铁经济在宠物市场中的地位,为这片新蓝海注入强大动力。这不仅为宠物主人提供了便利,也为宠物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推出“毛孩子”运输试点,彰显高铁服务的温情。在“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体的当下,服务经济正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共鸣。高铁推出的宠物托运试点,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具备空气循环、含氧量和温湿度监测、降噪、除味等功能,并提供宠物专属保险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实质上是在构建“人宠共同体”的情感纽带。这种服务理念的转变,反映了铁路部门在服务上追求有温度、有深度的方向,从“银发专列”到“鲜花专列”,再到“毛孩子”试点,铁路部门不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高铁速度与情感温度在时代轨道上共鸣。这不仅仅是一种服务的创新,更是对现代人情感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宠物托运试点犹如多棱镜,折射出铁路部门服务的进阶轨迹:从2016年的"高铁快递"到2021年的"静音车厢",从适老化改造到如今的宠物拖运,每个创新切口都在重新定义"人民铁路"的内涵。随着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和智能装备迭代,"带着毛孩子看中国"将从京沪线的特别体验,拓展为八纵八横路网的常态服务,持续释放交通强国的民生温度。(卢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