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肉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注度不断提升的当下,企业如何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环境友好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命题。近日,光明肉业发布了2024年ESG暨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一系列举措和成果,为行业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
全产业链布局,融入ESG理念
2024年,光明肉业积极推进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加快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成功构建涵盖“饲料生产—育种养殖—屠宰分割—生鲜及肉制品加工销售”的肉类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同时,光明肉业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经营实践,完善ESG管理体系,与利益相关方保持密切联系,推动科学治理进程。
在食品安全方面,光明肉业围绕肉业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形成强大合力。旗下部分子公司通过《BRCGS全球消费品标准》及ISO体系认证,确保食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并且达到国家、市级质检抽查合格率100%,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子公司产品合格率100%,客户投诉解决率100%等,切实守护了国民餐桌安全。
响应“双碳”目标,构建绿色生态圈
光明肉业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绿色生态圈。在环保投入与培训上,光明肉业24年环保总投入达4433.62万元,开展环保培训30次,人均培训时长31.5小时;在清洁能源利用上,光明肉业分布式光伏总用电量3601371kwh,节省约442.6吨标煤,光明农牧建设生物质绿色发电供给1450972kwh;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上,光明肉业旗下梅林有限杀菌缸中水回用节水量102219立方米/年,废弃物回收利用总量9347.73吨。
同时,银蕨农场作为光明肉业的重要板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卓越。其《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启动3年完成目标14项;2023年成为新西兰第1家发布《碳足迹》报告的红肉企业,2024年发布第2份《碳足迹》报告并获Toitū认证,成为全球第1家净零碳牛肉获Toitū认证企业,还获得新西兰本土最高环保钻石标志。在农场减排方面,银蕨农场655位农民签订NZFAP+计划,412个农场通过标准审核,超额完成目标。运营减排上,银蕨农场24用水强度下降12%、能耗总量减少4%、优化废弃物处置,每年约减少CO?排放96吨。
聚焦研发创新,保障员工权益
光明肉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对方便肉类产品的需求。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6432.9万元,研发人员增长至218人,集团及所属企业申请专利39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
在员工权益与福利保障方面,光明肉业境内在职员工总数5218人,残疾员工数量22人。劳动合同签订率100%,社会保险覆盖率100%,接受定期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员工占比100%。并且公司开展员工培训863场次,员工人均培训153小时,员工培训(职业发展类)覆盖率76.23%,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社会发展
可以说,光明肉业一直都在积极承担国企社会责任,心系社区,助力就业,开展公益活动。同时,旗下各业务板块在保障城市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光明肉业保障市民“肉盘子”稳价保供,正广和保障“人民城市”安全用水,苏食肉品参与南京“菜篮子”保供稳价。
展望2025年,光明肉业将深化肉业产业一体化,加速新营销体系、供应链协同、精益管理,发力新质生产力,培育肉制品价值曲线。同时,其也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责任经营,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构建互利共赢生态体系,共创美味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