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五育十美”红色场馆育人创新实践1

来源:东方网    2025-04-12 10:04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2 10: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师生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了更好的做好红色文化场馆育人工作,南昌工学院图书馆打造了“党建+红色阅读”阅读推广矩阵创新模式。通过构建“五育十美”党建品牌体系,盘活了红色资源、传承了红色基因、建设了高质量红色文化空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红色阅读;场馆育人

一、前言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服务的主阵地,有红色文化育人的职责,应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从红色文化知识底蕴、红色文化认知力、红色文化实践力等多方面传承红色文化,许多高校图书馆掀起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

二、案例举措

为满足师生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髓,贯彻落实党建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红色文化360°场馆育人。让读者走进图书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肩负红色使命,传承红色力量,发扬红色精神。在“德智体美劳”的基础上,特色打造了“十美”党建品牌阅读推广体系。(见图1)

图1:南昌工学院图书馆“五育十美”场馆育人体系图

1.文化美:红色文化,文化育人

2023年5月,为了更好的鉴往知来,立德树人,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和开发,打造了党史学习文献专区。

2.空间美:红色培元,空间育人

为更好的沉浸式体验,图书馆构建了“一史一画一精神,一书一建一阅读”红色阅读空间:党史党建空间、红色名人空间、经典党史油画、中国精神、专题阅读区。

3.服务美:红色精神,服务育人

秉持以生为本、读者至上,图书馆馆员通过日常工作,在一言一行中把红色精神(“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贯穿始终,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仅2023年服务进馆人次达74万人次。完成新生入馆培训9310人次。

4.科技美:红色资源,数字育人

图书馆设置的数字资源体验区,是为读者量身打造的新型阅读空间。资源涵盖《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岁月、党建历史等专栏内容,累计4173册电子书。

5.阅读美:红色阅读,推广育人

为提高红色阅读推广传播力度,2021年以来,图书馆打造了党建专栏:党史推介、党建热点、党建书目、党建南工等专栏等专栏。陆续推出《百炼成钢》、《党史故事100讲》、《江西红色故事绘》、《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等内容。

6.活动美:红色体验,实践育人

通过策划红色阅读推广活动,从“听、说、读、写、看、观、赏、猜、典、展”多维度打造“阅读+”活动。内容涵盖《红诗诵中华》、《经典能言》、《光影映初心》、《青春红影》《红影配音》、《风雪千山》等。力求大学生们“阅”享红色文化,品读党建文化的阅读之美、阅读之乐、阅读之趣。

7.艺术美:艺术展览,以美育人

为更好的推动“以展促研,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从课堂走向图书馆,策划了《八一军旗红》、《江西籍共和国开国将军站展》、《吹响时代的号角:五四青年节主题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图片展》、《心向党 再起航》、《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永远的旗帜》等红色展览。

8.飘带美:红色飘带,传承育人

为了更好营造红色氛围,创设红色历史主线。通过80m红色文化长飘带,展示了《党史故事100幅》,内容主要是从五四运动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改革,重要历史时刻等红色历史照片。

9.历史美:红色历史,以史育人

为了更好的了解红色文化、红色历史,图书馆围绕红色展览、红色资源文献和红色文化空间的营造,让师生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百年征程,百年变革。

10.劳动美:红色品德,以德育人

为提供劳育平台,图书股设置了15个实习生岗、100余个勤工俭学岗,每个月工时4000余小时,培养高校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优良品格,提高大学生红色素养,身体力行,勤工俭学,为民服务。

四、案例总结

南昌工学院图书馆将党建红色文化恰如其分地结合到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场馆服务中,以读者为中心,沉浸式红色文化场馆育人。进一步完善了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目标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教育新体系。深度挖掘了南昌工学院特色资源以及江西省红色基因,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培训基地、学习场所、资源库。这不仅对民办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如何切实发挥师生党建学习提供场所服务。此外,还推动了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拓宽了学科建设平台,丰富了学科发展路径,培养了师生学习和科研能力,协助了做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播和发扬了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柏洪 邓薇 南昌工学院图书馆)

1 本文系南昌工学院2024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高校红色阅读空间“党建十美”品牌构建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4DJQN058)研究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