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 “超现场·潘家园剧院” 大戏送上门

来源:东方网    2025-04-14 09:13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4 09: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日,由潘家园街道主办的“文化无界”主题沙龙暨潘家园“北京超现场”开幕仪式在京举行。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北京超现场·潘家园剧院”正视亮相,这是全国首个街道级“超高清第二现场”数字视听惠民文化空间。潘家园街道工委书记陈文刚介绍,潘家园社区综合体是潘家园街道为满足地区百姓对优质文化需求而打造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而此次打造的“北京超现场·潘家园剧院”正是对潘家园社区综合体功能的再一次升级。

文化无界 优质文化送上门

文化是潘家园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潘家园作为国内知名文化地标,渐渐显现出愈加鲜明的辨识度和醇厚的独特韵味。如何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一直是街道工作的重头戏。

此次,通过与京东方集团携手,借助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播等先进技术,将潘家园街道社区综合体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北京超现场·潘家园剧院”,实现将“大剧院、大舞台、大制作”的优质高雅艺术演出现场资源,通过 8K+5G数字技术手段,将大戏送上门,直达社区居民家门口。

这个剧院就像一个电影放映厅,380个座位的超大容量满足附近社区居民所需,引入的中联超清“北京超现场”专业8K超高清大屏,通过5G传输技术,将优质文化院团的精品演出突破空间限制实时呈现在观众眼前。京东方中联超清视觉艺术总经理吴坚介绍,这个超清技术有着与手机、电视完全不同的视听感,多机位信号传输可以让观众可以享受多角度演出,看到多角度的演出,甚至能捕捉到演员细微至眉梢颤动的精湛表演,更广色域、更高色彩的还原度,带来沉浸式临场观演体验,让“第二现场”保持“第一现场”原汁原味的“现场感”实现了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精彩体会到顶尖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舞台表演。

文化破界 享受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北京超现场·潘家园剧院”开幕后就将迎来自己的“首演”。4月19日,由国家大剧院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话剧《林则徐》将在剧场播出,此话剧同样是国家话剧院的首演剧目,超高清画质配合多维声场,将营造出超越实体剧院的沉浸式观演体验。本场话剧将邀请社区工作者及新就业群体作为首演的观众,免费体验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国家大剧院影视节目制作部副部长李洪刚在沙龙现场表示,未来,将会与潘家园街道持续对接院团优秀剧目,争取更多精品力作在这里上演,辐射周边更多社区居民,让居民更方便、更沉浸地欣赏顶尖艺术现场,以文化的方式滋养民众生活,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文化服务。

文化润民  擦亮潘家园文化品牌

一直以来,潘家园的‘底色’鲜明,不断给市场带来新的惊喜。潘家园街道坚持以文化复兴引领城市更新,通过建设潘家园传统文化示范街区为突破点,积极探索文化创新发展之路。此次数字剧场的打造,正是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积极尝试,过去受场地、交通等因素限制,居民难以触及的院团演出,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尽情享受。

陈文刚透露,潘家园街道会更多释放公共资源,重塑公共优质文化空间,例如做潘家园传统文化国际会客厅、潘家园口袋博物馆等,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焕发新生。

未来,潘家园社区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进一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谋新谋变,推动文化润民活动,将潘家园地摊特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文化消费惠民一体化,不断擦亮更具有独特的传统、民俗味的“中国·潘家园”文化品牌,使惠民活动不断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