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在报告厅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示范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让学习真正发生”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经验分享、教研交流、教师互动、问卷调查等形式,展现了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实践成果。
本次活动由教务处主任龚敏主持,全校老师积极参与,打破学段和学科的壁垒,一起观课,一起研讨, 站在更高的维度、更全面的视角思考教育的本质。研究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育人生态,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让学习真正发生。
课堂展示:品红楼春趣,探阅读之法
活动伊始,五(2)语文教师艾娟带来了一节精彩的《红楼春趣》展示课。课堂以“趣”为眼,通过情境创设、 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红楼梦》选段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性格。学生们在艾娟老师的启发下,或静静品读、或结合文本展开讨论,从“风筝意象”切入,体悟古典文学的魅力,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展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经验分享:小组合作赋能高效课堂
课后,艾娟以《深耕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为题,分享了其在班级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她从分组策略、任务设计、评价机制、长效维系四方面展开,强调“差异化分工”与“过程性激励”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学生合作完成的《红楼春趣》学习单等成果,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教研深耕:凝聚团队智慧,共筑成长平台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肖凤兰以《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研导向》为题,系统介绍了语文组近年来的教研工作,分享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不断实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互动评课:思维碰撞促提升
在教师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示范课展开热烈讨论。
副校长蓝芸称赞道:“艾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教学中进行阅读策略方法的指导很不错,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
李国兰老师评价:“今天的课堂氛围非常好,今后我也想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刘燕飞老师评价:“第一次亲临现场聆听小学语文的课堂,让我对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了很大的触动。”
作为家长兼教师双重身份的陈君老师表示,班级自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后,自己的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李双凤老师评价:“艾老师的整个课堂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真正站在了课堂的中央,自主阅读,认真思考,合作交流,自信表达。”
由于现场时间有限,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此次活动的分享交流中,活动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老师的反馈:
展示课是大家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每堂展示课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展开,特征明显,虽然学科不同,但是或多或少都能在展示课里收获自己想要的点。
这样的活动打破了学科和学段的壁垒,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够持续进行这样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让我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形式很好,多组织点不同学科的展示课程。多给优秀的年青教师展示的机会,让学校成为年青教师的舞台。
很好!既锻炼老师的能力,又为老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
合作学习非常扎实,课堂非常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真正实现了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理念。艾老师平时的工作也做得细致又扎实,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主要运用了阅读方法来读文,体会人物性格,稍显单调,后期是否可以花一点时间通过赏析曹雪芹对春日场景的细腻刻画(风筝的样式,任务的语言动作等),引导学生关注古典小说中的“闲笔”为主题服务的特征。
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课堂上再融入一点红楼梦的著作情境,比如音乐、人物片段、节选背景等,可能会更吸引学生,一些人物对话可以让孩子再分析后演一演,读一读。
总结引领:锚定教学主业,共绘质量蓝图
活动最后,副校长陈叶军以《深耕教学主业,聚力质量攻坚》为题作总结讲话。他强调,课堂教学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教师需以“匠心”打磨每一节课,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同时,他呼吁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依托,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反思中精进,在协作中共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示范课展示活动既是一次教学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一场教育智慧的深度交融。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探索提质增效新路径,书写育人新篇章。(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