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量子举行量子技术产业化研讨会,深化量子科技战略转型与生态布局

来源:东方网    2025-04-14 14:18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4 14: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4月9日,国富量子创新有限公司(00290.HK)在在香港总部中远大厦举行量子技术产业化研讨会,公司董事兼国富量子创新战略委员会主席李春光博士、夸密量子CEO兼国富量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张文卓博士,围绕量子科技战略转型路径及“国富量子研究院与实验室”建设规划作主题分享,就公司量子科技战略转型路径、四大业务生态闭环规划进行深度解读。

国富量子香港总部全体同仁出席了此次研讨会。深圳、上海、北京三地全体同事通过线上方式参会。此次研讨会旨在强化内部协同,标志着国富量子在完成更名、战略委员会及实验室筹建后,正式进入量子科技产业化落地的推进阶段。

战略转型:锚定“量子+”四大业务闭环

▲香港总部同事翘首聆听李春光博士讲演

李春光博士表示,公司将以量子科技的“非线性逻辑”与“范式革命”为核心,推动科创、金融、艺术品、贸易四大业务协同发展。李春光设想,在量子技术赋能下,科创板块聚焦区块链底层技术升级,研发抗量子攻击的加密钱包与Web 3.0基础设施;金融板块探索后量子加密算法支持的加密Token及非线性金融模型,优化大宗商品定价与风控体系;艺术品板块开发量子加密版权认证平台与动态光影艺术装置,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贸易板块则依托量子通信技术提升全球供应链效率,构建安全实时数据网络。李春光强调:“量子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产业逻辑的底层思维。”

技术落地:顶尖人才引领研发突破

▲张文卓博士正在深入浅出地讲解量子力学

张文卓博士从技术层面详解实验室规划,提出以“量子钱包”、“量子加密Token”、“量子随机数”等作为攻坚方向。其团队研发的量子随机数共识机制将应用于区块链及金融交易加密,而基于“墨子号”卫星经验构建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可为跨境贸易数据安全提供保障。张文卓表示:“与国富量子的合作将加速量子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场景的转化。”

张文卓博士具有顶尖的自然科学学术背景。他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世界第一台星载冷原子钟的物理样机,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国家量子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工作。张博士曾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团队担任副研究员,在此期间,他深入参与了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扎实布局:从概念到行动的转型信号

自2025年初更名以来,国富量子通过成立量子创新战略委员会、设立量子科技投资基金、与夸密量子共建实验室等举措,快速完成量子转型的顶层架构。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研究院-实验室-DeSci生态”协同模式:研究院负责量子金融学、量子艺术理论等跨学科研究,实验室推动技术产品孵化,而去中心化科学网络(DeSci)将链接全球资源,反哺产学研创新。

未来展望: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国富量子战略转型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公司将以香港为总部,联动深圳科创资源、上海金融枢纽及北京政策支持,致力于打造量子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标杆。李春光总结:“我们正从一家金融科技企业向‘量子+’创新平台跃迁,未来将通过技术成果与市场反馈的闭环,持续为股东与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关于国富量子创新有限公司

国富量子创新有限公司(00290.HK)是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以量子科技为核心驱动力,聚焦“量子+金融、艺术品、贸易”场景的生态闭环,致力于推动前沿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全球量子科技应用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