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政建设是基层工作的生命线,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乎基层治理的成效与公信力。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各种利益诱惑与复杂情况,因此,加强基层廉政建设刻不容缓,必须多管齐下,全方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教育倡廉,拧紧思想“总开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廉政教育是基层廉政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让廉洁意识深深扎根于基层干部心中,才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要通过定期举办廉政专题讲座、集中学习党纪国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让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和廉洁从政的重要性。要丰富廉政教育的载体与内容。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传统的会议学习、文件传达,还可借助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推送廉政故事、廉政漫画、廉政法规解读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廉政教育深入人心。要探索开设“基层廉政微课堂”公众号专栏,定期发布廉政知识问答,使廉洁成为基层干部的自觉行动。
监督促廉,织密权力“防护网”。“权力失去监督是祸害,私欲失去控制是灾难。”有效的监督是确保基层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保障,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基层廉政建设中的偏差与问题。
要建立健全基层单位内部的监督组织架构,明确监督职责与权限,加强对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建立网络举报平台等方式,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廉政监督。如在村务公开栏显著位置张贴举报方式,并承诺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村民踊跃提供线索,彰显外部监督的强大合力。此外,要加强监督结果的运用,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处理,形成有力震慑,确保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制度保廉,扎紧制度“铁笼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基层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能够规范基层干部的行为,使廉政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制定涵盖基层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财务管理、事务决策等方面的廉政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减少人为操作空间。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杜绝公款私用、铺张浪费等现象。要加强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定期对廉政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与绩效考评挂钩,促使基层干部自觉遵守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从制度层面筑牢基层廉政建设的坚固防线。(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