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ATIM论坛圆满落幕:共探微生物分析技术与厌氧培养新未来

来源:东方网    2025-04-16 17:03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6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1日,“第二届ATIM 先进微生物分析方法与技术论坛暨厌氧培养技术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海宁市高新技术研究院主办,ATIM 先进微生物分析技术研究所承办,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杭州大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协办。

论坛现场汇集来自全国微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国产化微生物检测技术进展,讨论微生物分析领域发展趋势,促进食品安全和工业微生物技术领域研究,推动人类健康事业进步。

杭州大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张帆总经理介绍大会背景和出席专家,南京晓庄学院 祝长青教授致欢迎辞。

本届论坛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了专业的行业分析与技术分享,学术氛围浓厚。

原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马群飞主任《《GB 478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微生物学检验》制修订进展》。

原河南省疾控卫生检测检验中心 廖兴广教授《微生物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杭州医学院 金大智研究员《艰难梭菌培养及诊断新技术进展》。

杭州大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张帆总经理《国产微生物鉴定及溯源分型工具进展》。

中国计量大学 汪雯研究员《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与微生物分析技术需求》。

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李天宇产品经理《菌落原位“去重复”——微生物资源开发新策略》。

杭州大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袁宇轩高级工程师《工业微生物质谱国产化进展》。

杭州大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马咸莹应用科学家《智能厌氧微需氧培养工具进展》。

杭州大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程楚涵技术工程师《微生物定量生物学与样品前处理工具进展》。

论坛同期举行了杭州大微 2025 新品(厌氧、鉴定、质谱、红外分型)发布仪式和厌氧培养技术俱乐部成立仪式。依托实力强劲的研发平台和先进技术,杭州大微此次推出一系列黑科技新品。

一、DW-100A-K系列智能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

此次展出的DW-100A-K系列智能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为全新版本,针对用户关心的“培养通量”、“培养速度”、“培养精度”等问题,在往期基础上做了全面升级:

1.培养时间:由原先的厌氧4分钟/微需氧2分钟缩短为厌氧60秒/微需氧15秒

2.培养通量:多罐连续工作(支持4罐同时运行),独立控制,满足高通量实验需求

3.培养精度:氧浓度设定范围为0-18%,0.1%步进;二氧化碳设定范围为0-100%,0.1%步进

4.可同时兼顾任意气体的比例(O?、CO?、H?、N?等),满足科研场景下的复杂需求

……

新一代智能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缩短培养时间,更多维度上节约人力及时间,保护珍贵样本,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厌氧/微需氧培养的新时代!

二、DW-M3040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DW-M3040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为大微基于多年手动型经验累积的集大成者,依据比色、比浊动态分析原理进行菌种鉴定分析,还支持终点法、阈值法、动态分析法、连续自动检测等测定。

系统配备更自动化的操作流程,更智能的数据比对功能,真正做到“样本进,结果出”,鉴定结果迅速且精准输出和配套板卡通量扩容。操作板卡加样读取交予机器,最大程度避免误差;全程板卡条码追踪,整流程跟随溯源;软件界面一目了然,操作清晰简便,多层次多维度提升效率。

三、DW-MS 5500型 飞行质谱微生物快速鉴定系统

系统通过MALDI-TOF质谱仪测得待测微生物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运用专利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处理,并和数据库中的标准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完成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还可进行聚类分析、耐药性分析、同源性分析、混合菌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与传统微生物鉴定技术相比,飞行质谱微生物快速鉴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试剂耗品经济等优势。

同时,植根于对厌氧微生物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深刻理解,杭州大微正式发起并成立厌氧培养技术俱乐部。

作为一个专业性的学术与产业交流平台,厌氧培养技术俱乐部将联结行业同仁,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共享,推动厌氧培养技术的标准化与创新,并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生态系统,为厌氧微生物研究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先进微生物分析方法开发、标准化与技术应用2025 研究课题立项研讨会

4月12日,各位参会代表来到海宁市高新技术研究院进行参观,工作人员向参会代表们介绍了海宁高研院目前的研究方向及先进技术进展。

随后举行的先进微生物分析方法开发、标准化与技术应用2025 研究课题立项研讨会,围绕国产化微生物仪器开发与应用的双向奔赴、微生物靶向性高效筛选需求与新技术应用、微生物分析前沿场景聚焦讨论(识别、分选、富集、鉴定、分型、药敏)等主题展开。

与会嘉宾们深入探讨了单细胞分选、微流控技术和AI辅助筛选等前沿方法,强调高通量、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对临床和工业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讨论中,嘉宾们就如何优化筛选效率、降低假阳性率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创新思路,并深入探讨了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推动核心设备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落地。

第二届ATIM 先进微生物分析方法与技术论坛暨厌氧培养技术论坛成功搭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了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技术专家与行业先锋。

通过专题报告、技术研讨与实操展示,论坛不仅系统梳理了微生物分析技术与厌氧培养的前沿进展,更以开放协作的氛围激发了创新思路的碰撞。

这一平台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共享,更在于凝聚行业共识、推动技术标准化进程。我们期待与各位同仁再聚首,以技术突破为支点,共同撬动微生物应用研究的无限可能。共创工业微生物分析领航者,杭州大微与您同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