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坚持”谱好乡村振兴“人才经”

来源:东方网    2025-04-17 12:01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7 12: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持选贤任能,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及时发现、有效配置、严格管理村(社区)干部人才,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结构,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摸清队伍现状,建强后备力量。通过走访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全覆盖走访镇街道、村(社区),访谈群众,综合日常督导、述职评议,摸清村(社区)干部人才队伍情况,明确优化方向。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公开招考“三荐一考”形式,建立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重点人才返乡联络帮扶机制,将村(社区)后备干部从返乡人才、致富能手等群体中挑选出来。

坚持教育培训,提升干部人才综合素质。把培训教育作为基层干部提升的“补给站”,构建立体化培训体系,使干部人才成为乡村振兴“多面手”。注重开发“专业+乡土”师资力量。引进专家学者任客座教授、兼职讲师,遴选优秀村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等组建“乡土讲师团队”,构建“大教授+土专家”的特色师资队伍体系,高度融合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帮助年轻干部人才快速成长。创新“互动+体验”培训模式,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林盘院落、工厂车间,高度还原实操情景,推行季度党建竞进拉练,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常态比成绩、晒亮点,增强业务培训实效。

坚持创新机制,务求为民服务实效。创新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机制,保证组织力量向基层延伸,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将区级、局级干部对口联系村(社区),分级分类解决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实现“小事村组化解、大事街道办理、难事区上解决”。建好闭环机制,办好民生实事。干部分片联系辖区居民,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要实打实收集社情民意,建好“问题收集台账”,确保每月工作形成一个“闭环”。

坚持待遇保障,激励干事创业精神。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使政策、待遇向村(社区)倾斜,激励干部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安心创业、安身事业。健全激励制度,坚定发展信心。建立表彰奖励机制,以区委名义,每年表彰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对年度考核优秀和作出重大成绩的村(社区)干部,进行现金奖励,正向激励村(社区)干部“比学赶超”。同时,提高报酬待遇,解决后顾之忧,加强生活关爱,做到拴心留人。(胡云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