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服装质量标杆企业发布

来源:东方网    2025-04-17 09:27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7 09: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质量铸就品牌,以创新定义未来

当前,在“双碳”目标深化推进、消费升级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多重驱动下,中国服装行业正加速向更高质量发展。近日,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正式发布“2025中国服装质量标杆企业”名单,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宜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三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凭借卓越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及绿色实践成果成功入选,彰显了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变革中的标杆力量。

2025(第八届)中国服装招标采购评价推介活动以平台海量服装招投标数据为依托,通过企业自主报名,结合全网公众满意度市场调查投票,从企业产品性能、管理效能、政策合规性、客户价值等多维度综合评审。聚焦企业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及客户体验升级,并积极响应双碳目标与数字化政策等指标。入选企业普遍兼具技术硬实力、绿色转型能力与全链条服务能力。活动旨在通过树立质量标杆全面提升行业质量水平,实现从个体优秀到整体进步,服务于市场消费需求、产业升级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全国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招标采购提供权威参考。

质量与创新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绿色转型深化,双碳目标倒逼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应用可再生材料与低碳工艺,如上海宝鸟(BONO)通过智能化生产实现全生命周期减碳,废弃物转化率达85%;科技赋能全链路,AI设计、3D量体、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加速渗透,宁波雅戈尔“五化合一”(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5G智能制造工厂,将生产周期缩短至传统模式的1/4;区域协同与差异化,中西部企业依托地域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链例如三毛纺织服饰利用西北羊毛资源优势,开发高端生态面料,填补国内功能性羊毛制品空白。标杆企业通过多维创新,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2025年,我国服装行业将面临“区域化供应链风险、原材料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但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为行业注入新动能。“2025中国服装质量标杆企业”的发布,不仅是对行业领军者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总结。未来,行业需继续以质量筑基、以创新破局,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迈向“智能、绿色、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全球时尚产业贡献“中国质造”力量。

附:2025中国服装质量标杆企业

1、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

雅戈尔集团创建于1979年,是全国纺织服装行业龙头企业。经过46年的发展,雅戈尔已形成以品牌发展为核心,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综合性国际化企业集团。下设时尚、房地产、投资、国贸四大产业。雅戈尔始终把打造国际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围绕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砥砺前行,确立了高档品牌服饰的行业龙头地位,男衬衫品类连续26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首位,男西服品类连续23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首位。

主品牌“雅戈尔”多年来持续保持国内男装领域主导品牌地位,目前正以中国衬衫、行政、商务、婚庆、户外五大系列产品为依托,通过“全品类、全场景、全龄段、全方位、全渠道”五全布局来升级品牌运营,从而打造代表“中国品质”的民族品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MAYOR、HARTMARX、HANP、UNDEFEATED、HELLYHANSEN为延伸的立体化品牌体系。公司已经与LOROPIANA、CERRUTI1881、ALUMO、ALBINI等五大国际面料商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共同发布建设全球时尚生态圈倡议,与世界共建MAYOR,以“全球面料、红帮工艺、高性价比”打造中国自主高端男装品牌“MAYOR”。

雅戈尔正以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五化合一”的建设理念,全面打造拥有花园式生产环境、人性化管理、智能化流水线、信息透明化的中国智能制造精品工厂。并通过强有力的品牌、有竞争力的成本、快速反应的体系、良好的体验平台、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助力雅戈尔智慧营销体系的建设。

2、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制造、研发、贸易、投资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拥有服装、鞋帽、投资、贸易、职业装研究所、功能性新材料及高端职业装研发中心、功能性防护服研发实验室、中国职业装博览馆等多个经营实体。其中以职业工装、职业时装、职业制服和职业防护服(防静电、防酸碱、阻燃防护服等)制造、研发为主营业务,是国内最大的专业职业装生产企业、江苏省服装行业五十强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公司连续十三年被评为“AAA级资信企业”。公司管理水平先进,在行业内率先将ERP系统引入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管理,并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提高高档职业服装特别是高档防护功能职业装的科技含量,创建了中国首家职业装研究所,成立了功能性防护服研发实验室,与上海东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宜禾——东华大学新材料及高端职业装研发中心”,聘请了德国、意大利知名高级技师、服装设计师和国内具有特种防护服专家、学者、博士后等担任技术指导,给特种功能性职业装产品揉入更多科技、时尚和人性化的元素。与苏州大学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了“苏大—宜禾”研究生工作站,建立了宜禾职业装版型、工艺、规格大数据库,实现职业装版型遴选、工艺组合、数据采集和生产流程的全智能化,并运用“云技术”对接国家“互联网+”战略。

3、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

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报喜鸟集团下属专业从事企业高端制的全资子公司。多次获得“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售后服务行业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其品牌BONO也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名牌产品”。宝鸟服饰在上海松江、安徽合肥、浙江永嘉设有三大工业园,拥有3500多名高素质的生产和管理人员,采用世界一流的服装加工设备,通过385道工序和30个质量控制点制作高端精品服装,年产男女高档西服180多万套、精品衬衫400万件,是集设计、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高档服饰企业。

公司始终以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中国高端商务装卓越品牌,创建世界一流服饰企业”为经营理念。BONO的品牌标识向大众不断传递“超越、杰出、高档、独特”的内涵和追求。BONO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为消费者创造出高品质,舒适以及符合国际风格和时尚的全新商务时装。BONO拥有企业高级职业装定制、全品类私人定制、电子商务等业务。BONO高级职业装品牌已为全国金融、能源、通信、保险、交通等十万家大型系统及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档置装服务,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公司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科技创新积极促进以“互联网+”为核心,大力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在制造和营销领域的开发利用,打造“三朵云”的智能制造架构体系,实现工业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完美结合实现了生产的高效率、高产能、高品质。更凭借智能化生产项目,成为2015年工信部遴选的100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之一。2023年,公司的服装全端时尚定制智能数字平台荣获“松江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

4、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是是以外贸为主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从事精毛纺织制品、服装及辅料制造、加工和销售。公司拥有年产西服140万套,时装400万套的生产能力,是构建湖北”鄂东服装走廊”的龙头企业,西服现代化生产企业、中国纺织行业具影响力上市公司、中国规模庞大的西服和时装生产企业之一、庞大的服装出口基地、连续15年出口国内名列,是构建湖北“鄂东服装走廊”的企业,汉派服装的代表、中国商政男装的优秀企业。

多年来美尔雅集团在工艺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始终保持着对国际高级成衣生产开发新趋势、新技术、高科技的快速消化吸收,使其成为国内同行中工艺流程多、工序长、分工细、组织严的企业。质量,是已融入美尔雅企业血液中的天条!美尔雅西服以高端的面料、精湛的做工、时尚的版型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所铸就的高品质而成为成功男士的标志。  

5、兰州三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兰州三毛实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72年的原兰州第三毛纺织厂,现为甘肃国投集团全资的综合纺织服装企业,注册资本3.5亿元。主营业务为精纺呢绒生产销售和服装服饰生产经营,年产毛精纺呢绒600万米、服装服饰30万件(套),配套经营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等业务。总资产16亿元,员工1100人。

公司是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家集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为一体的全能型国有纺织服装企业,是中国纺织工业全能型现代化企业,甘肃省国有纺织骨干企业,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中国毛纺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甘肃省绿色工厂”、“甘肃省专精特新企业”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等。

公司在兰州新区建成19万平的现代化产业园,建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毛精纺生产线,在温州、厦门拥有自主服装、衬衣生产基地,拥有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取得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40多项,制定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5项,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品50个套系5000多色。100多个产品分别获得:“中国流行面料”、“唯尔佳”、“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最佳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奖”、“最佳创新开发奖”、甘肃省“创新杯”工业设计优秀奖、兰州工业设计创新奖等多个奖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