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历史学科育人成效,推动作业设计与核心素养深度融合,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于3月下旬举办了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生活变迁”为主题的历史手抄报比赛。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探寻改革开放轨迹,以画笔勾勒时代变迁,增强历史思维与家国情怀。
以史为媒,探寻发展足迹
学生们围绕主题,通过家庭访谈、实地走访、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变化的点滴。走进社区,聆听长辈讲述往昔岁月;翻阅家庭老照片,对比今昔生活图景;查阅地方志与网络资料,梳理时代变迁脉络。从衣食住行的变迁到城市风貌的革新,学生在调查中感受国家发展的脉搏,深化对改革开放成就的理解。
匠心育人,历史焕发新彩
“当历史遇见匠心,教育便有了温度。”历史教研组长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作业成果的展示,更是历史育人路径的创新实践。教师团队全程指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活记忆,引导学生以“参与者”视角审视时代变迁。手抄报上的每一笔线条、每一抹色彩,都凝聚着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成为教师深耕教学的生动注脚。
墨香传情,家国情怀入画来
参展作品各具特色,既有以时间轴展现生活变迁的“岁月长卷”,也有聚焦家庭衣食住行的“生活博物馆”。学生们将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融入创作,既有对“四大件”变迁的细腻描绘,也不乏对“网购”“移动支付”等新事物的深刻观察。一幅幅作品串联起个体记忆与时代洪流,彰显着湘军学子对历史的理解与未来的思考。
以史为鉴,绘就青春担当
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在笔墨纸砚间厚植了家国情怀。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历史不是冰冷的教科书,而是由无数普通人书写的鲜活篇章。正如一位学生在作品中所写:“我们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既要珍惜当下,更要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中国。”
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文明思考力与时代使命感的青年。此次手抄报活动,正是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践行“培养学业与人格并重”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学科育人新路径,让历史智慧照亮湘军学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