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一二期工程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B包)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来源:东方网    2025-04-17 16:20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7 16: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上海工程局集团系统集成事业部负责实施的“深圳地铁一、二期工程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B包)”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本次验收会议在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主持下,汇聚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各参建方代表,通过“分组核验+实地检查+综合评审”三位一体的严谨流程,全面检验项目成果。

深圳地铁一、二期工程视频存储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深圳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的重要环节和智慧城市安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为全国地铁系统公共安全防范能力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先行示范。系统集成事业部负责1、3号线视频监控系统改造(B包),共计60个车站、4个场段、6个主变电所、161列车的改造升级,涵盖视频监控系统、车辆段/停车场周界防护系统、传输网络系统、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警用视频监控系统等系统升级优化。其中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分为中心系统级和车站(场段)现场级两级结构,在中心系统分别实现控制、管理、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

该项目由视频监控系统、车辆段/停车场周界防护系统、传输网络升级、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警用视频监控系统改造在地铁范围内的施工等部分构成。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分为中心系统级和车站(场段)现场级两级结构,控制、管理、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均在中心系统分别实现。

一、创新点

‌1、车载AI多功能一体机首次应用‌

在国内地铁行业首次部署车载AI设备,集成视频解码、存储、乘客信息系统(PIS)及AI分析功能,实现车厢人流量实时统计、异物监测预警,并通过PIS系统联动定位异常点‌。

‌2、云存储与智能分析技术融合‌

构建90天超长周期视频云存储系统,满足《反恐怖主义法》合规要求;结合AI算法提升图像分析精度,优化报警响应机制‌。

‌3、开放式系统架构设计‌

采用兼容主流安防设备协议的开放式接口,支持未来智慧警务、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扩展升级‌。

摄影:济南分公司

二、攻克的难点

‌1、既有线路运营不中断改造

在1号线、3号线已运营线路上实施设备更新,需确保日均百万级客流运输不受影响,施工窗口期短且风险高‌。

2、多系统兼容性与数据迁移

需整合原有分散的安防设备,实现新旧系统协议兼容,并完成视频数据迁移及存储优化‌。

3、复杂场景技术验证

车载AI系统需适应地铁隧道复杂电磁环境,确保视频传输稳定性;同时满足车厢内动态场景的异物识别精度要求‌。

三、项目意义

1、提升城市反恐与应急能力

通过90天视频追溯能力和警用监控联动机制,构建“地上地下全空间+车辆运行全时段”立体安防体系,强化重大活动安保水平‌。

2、‌推动智慧交通技术标准化

首创的车载AI设备及云存储方案为行业提供技术标杆,相关协议接口设计被纳入后续线路智能化改造标准‌。

3、保障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覆盖日均百万级客流的早期线路,消除老旧设备安全隐患,为深圳轨道交通网络安全运营提供长效支撑‌。

上海工程局集团系统集成事业部凭借专业的技术实力和高效的团队协作,圆满完成深圳地铁1、3号线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任务。未来,系统集成事业部将继续深耕智慧交通领域,以技术创新为引擎,赋能城市安全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更智能、更可靠的城市交通新生态。(上海工程局集团系统集成事业部   马可、赵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