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桥二中落实“2·15专项行动”:校园吉尼斯趣味挑战赛点燃运动热情

来源:东方网    2025-04-17 16:37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7 16: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轮到我了,轮到我了……”近日,一到下课时间,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和桥二中”)的操场上就热闹非凡,学生们在班级指定的场地和智慧体育设备前运动,一旁的学生也“焦灼地”等候着,希望尽快轮到自己“上场”。

原来,学校近期启动了“校园吉尼斯趣味挑战赛”,通过“有道趣动屏”等智慧体育设备,利用大课间和课间碎片化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立定跳远、开合跳、高抬腿、深蹲、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多样化项目。挑战赛采取“班级-年级”两级进阶模式:各班学生通过日常运动积累数据,优胜者晋级年级角逐,最终诞生“校园吉尼斯之星”,旨在鼓励全员参与,又为运动特长学生提供展示舞台,增强学生体质,提升校园活力。

全校“动起来”让“2·15”落地生根

2025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表示要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时间15分钟,每节课间要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游戏、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让学生每天出去走走、锻炼一下,身体素质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提高。”校长姚亚平认为。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学校便积极落实“2·15专项行动”中的要求,安排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上、下午各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课间时长也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并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

在本次的“校园吉尼斯”活动中,初二年级学生李同学在跳远项目中以2.6m的成绩刷新纪录,他兴奋地说:“我在运动中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也让我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现在课间都会去操场上运动一下!”

多措并举 破解农村学校运动难题

作为一所学生人数近2000人的农村中学,和桥二中始终面临体育师资紧张、运动场地有限等现实困难。

“每个体育老师每周的标准课时是15节课,体育课改革为每天一节后,学校的体育老师就不够了,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是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作为‘兼职体育老师’参与体育课”,学校党总支书记方圆说道。即由专业体育老师和“兼职体育老师”组成“教-练”,专业体育老师上课时负责教技术,兼职体育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主要进行练习。

为了解决学生太多而场地、设施有限的问题,学校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我们把全校能利用的场地都进行合理划分,并适当分流、错时”,分管教学的张鑫副校长指出。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分流”,例如,大课间的安排上,将初一、初二年级的跑步环节安排在上午,初三年级的跑步则安排在下午;其次,对运动设施和场地进行划分,在校园吉尼斯挑战赛中,对“有道趣动屏”进行编号,划分给各年级对应班级使用,初三年级教室外的单杠专供初三年级使用,方便学生利用课间零碎时间练习“引体向上”;最后,采取“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下午大课间初三年级占用操场跑步时,则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安排了“室内操”。

此外,学校的智慧体育设备——有道趣动屏也为学生运动提供了帮助。有道趣动屏可自动识别学生身份并记录学生运动数据,目前已支持立定跳远、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实心球、50米跑、耐力跑等10余项中学生“必会”项目,同时具备智能化违规检测,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运动,既减轻教师管理负担,又能保证学生按质按量完成运动目标,实时排行版还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形成自主运动的良性循环。

姚校长表示:“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但通过多措并举、引入科技手段,我们正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运动的快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下一步,和桥二中还计划向全体学生征集“你最喜欢的运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量身定制“校园吉尼斯”活动形式,以增强活动的普适性和趣味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