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简“跨海记”丨中国外运助力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建设

来源:东方网    2025-04-18 13:51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8 13: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3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简称“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园,中国馆惊艳亮相,成为本届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这座承载文明对话使命的国家展馆,以“中华书简”为设计内核,将千年竹简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宛若一幅立体长卷向世界展开。在这背后,中国外运作为指定物流供应商,承接了此次中国馆建设物资的运输任务,这已是中国外运连续第6次服务世博会中国馆,以专业速度与硬核实力,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旅程。

挑战极限:千吨钢构“毫发无伤”之旅

中国馆主体钢结构重约1116吨,不同于以往常规的大型场馆钢结构制造项目,此次中国馆构件全部在国内生产,在国内完成预组装后拆分成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钢构件,分批发往大阪。国际物流时效波动导致运输难度大;钢结构尺寸超限,园区内道路条件复杂,造成装卸难度大;现场施工空间紧凑,物资量大且种类繁多,以及清关复杂、生产工期紧张等综合因素,对运输精度、时效、包装、运输工具及多环节协同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中国外运项目团队发运玻璃幕墙材料(动图)

中国外运制定专业的物流运输方案,将外立面竹简板、玻璃幕墙、假山石材等物资分类标记,采取装载固定技术应对海运颠簸与园区复杂路况,通过“集装箱+散货船”分批运输模式运至大阪世博园区,确保千吨级构件“零误差”抵日。

中国外运助力千吨级构件顺利抵达

极限操作: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中国外运项目团队将钢结构装船

时效性是此次运输的一大考验。在2025年元旦假期前夕,为保证中国馆“中华书简”的竹简板及时送达,中国外运团队到现场调度指挥,48小时紧急操作入港,并在假期期间完成了13个40尺海运货柜的清关、提货、倒运、入园配送工作,被日本当地物流公司称赞“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春节假期期间,项目团队全员坚守岗位,完成了将近10批次的货物发货,保证了货物在春节后第一时间到港清关,并按计划扎实有序推进中国馆建设。中国馆从生产到吊装封顶,整体用时仅2个多月,中国外运助力中国馆成为大阪世博会首个完成主体封顶的海外自建馆,以物流实力彰显了“中国速度”。

中国外运保障货物第一时间到港清关

全球网络:全链条协作既快又稳

中国外运依托自有国内国际物流网络,发挥系统内全链条协作优势,协调中国外运自有船队资源,稳定船期、无缝衔接,确保从国内到大阪全程“不断档”,并提前数周至生产工厂考察,一起研讨装载计划、优化方案,确保了钢结构散货船运输的安全装载和稳固固定。同时,中国外运应用数字化通关等技术,通过智能系统压缩清关时间,保证通关时效。运输前,操作团队规划多模态备用路线,提前赴大阪考察转运仓库、操作码头,用行动证明了不仅“快”,而且“稳”!

此前,中国外运已作为官方指定供应商先后为上海世博会、丽水世博会、米兰世博会、阿斯塔纳世博会、迪拜世博会提供全程物流运输服务,并在迪拜世博会后持续运营中国馆,也就是如今的中阿经贸交流中心。在与世博会同行的路上,中国外运的全球物流解决方案也在日益精进、不断升级。

当“中华书简”在大阪湾畔徐徐展开,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对话,更是中国物流的硬核实力。从集装箱起吊的震撼瞬间,到报关单签订的笔尖轻触,中国外运以匠心精神与创新方案,让每一块竹简、每一吨钢构都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未来,中国外运将继续依托智慧物流全链路解决方案服务更多国际展会,以物流之力架设“世界之桥”,让中国智慧闪耀全球舞台!

*本文封面图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