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县王市镇:扎实开展小麦“一喷三防” 确保夏粮丰收增产

来源:东方网    2025-04-18 17:08
来源: 东方网
2025-04-18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眼下,正是利辛县冬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核心阶段,也是多种病虫害的危害盛期。在利辛县王市镇高寨村的一片麦地里,镇农技站的农技人员正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其发展动态,为农户传授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并采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飞防作业。守在自家地头的村民高大爷笑呵呵地说:“用飞机防治病虫害,省时省力,还不用咱老百姓掏一分钱。”

近日,利辛县王市镇提早启动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工作,抓好小麦生长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镇农技人员介绍说,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喷药方式,使用植保无人机,具有喷药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作业安全、不损庄稼等显著优势,通过一次喷药作业,同时实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或防倒伏)三重目标。据悉,该镇无人机飞防统治面积为6.8万亩,涉及全镇13个村(社区)。镇党委、政府协调各类项目资金60万元用于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飞防作业。为提高防治效率,加快防治进度,确保防治效果,使用药物为县农业农村局通过招标的方式统一采购杀虫剂、杀菌剂和调节剂等高效药剂,镇政府通过公开报名邀标从中筛选3家公司50架无人机实施喷防作业。

为确保防治效果,镇党委政府对13个村(社区)采取就近原则划分了三个责任片区,成立了由镇包村干部和村党总支书记为主的3个跟踪组分别现场督导3家公司飞防作业。飞防结束后,以农业经营主体或村(社区)为单位组织验收,并检查防治效果。

“现在正是防病防虫的好时机,镇党委、政府使用无人机来给我的小麦做一喷三防,无人机比我们人工打药快多了,极大的减轻了我们的人力物力,同时也给群众节约了财力减轻了经济负担。”当地种粮大户沈良华开心的说道。

“一台无人机可装载65公斤农药水,一小时可作业100亩左右,50台无人机同时作业3天可将全镇6.8万亩小麦防治一遍。”镇农技技站长、高级农艺师朱宗胜介绍,通过无人机作业,可以在防治过程中定速、定高、定量均匀喷洒药剂,切实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

image.png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是我县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为害严重。这几种病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侵染为害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直接影响小麦销售和效益。王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长江表示,实行统防统治目的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实施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防控项目,充分调动农民生产投入积极性,强化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全镇小麦病虫防控全覆盖,切实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率。该镇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强力推进全镇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全面开展,大力推进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田间管理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基础。(陆翔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