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维护社会安全既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长沙市积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为城市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数字赋能,筑牢防汛安全堤
在长沙,数字化转型已经深入防汛一线,编织出一张以数据为支撑的精密监测预警网络,推进防汛在“人防”+“物防”的基础上,向“智防”发力。通过部署智能气象站、水位监测仪等高科技设备,结合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巡查,长沙实现了对江河湖库、易涝点的全天候、多维度监测。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水文、气象、地理信息、城市管网、消防、水利等多维度防汛相关数据实时呈现,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群众安全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去年极端天气期间,长沙市以“汛”为令、以数赋能,接入28万余路视频数据,涵盖3545个重要视频点位和365个场景预案,联通1600多个社区(村),为防汛指挥部提供了清晰、准确的现场信息,助力及时、快速、高效做好汛期城区防汛调度和排水防涝工作。视频云平台、五级联动视频会议系统充当了暴雨中的“千里眼”和“传声筒”,实时传输着湘江河边、浏阳河边、内涝点等关键区域的画面,联通指挥中心和各级防汛调度指挥部进行会商。与此同时,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城市内涝预警系统等系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向全市91个乡镇318个村社区,共计21573人发送提醒短信41522条,为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数字助力,密织消防防护网
长沙市纵向嵌入上级“数字消防”框架,横向融入“智慧城市”体系,依托政务云资源和消防专网资源,建设先进的数字底座和服务支撑平台,并编制8部配套规范性文件,将科技应用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推动消防工作从传统人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砌好“防火墙”。为了全面提升火灾防控能力,长沙市纵向汇聚29个消防业务系统,横向接入31个市属委办局系统,汇集入库近2亿条结构化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数据深度挖掘,并动态分析实时监测数据,实现科学评估与精准预测火灾风险。同时,长沙市积极促进城管、应急、住建等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紧密协作,确保快速响应与高效联动,为城市的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装好“警报器”。在全市3500个消控室安装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实时监测火灾隐患,将火灾防控关口前移。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立即精准定位并通知相关人员,提高了火灾防控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实现消防工作从 “事后灭火” 向 “事前预防” 模式的转变。
数字管控,护航出行平安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出租车行业的深度融合,网约出租车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市民出行需求不断上升。长沙市出租车综合监管平台对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进行统一、精准化管理,让市民打车出行更安心。
平台以车载智能终端为数据采集节点,通过TOCC实现与公安、旅游等相关部门数据交换和共享,并对车辆位置、速度、方向、车内环境等实时监控采集并分析,有效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透明的出行环境。行车过程中,如发生投诉或纠纷等情况,平台采集的音视频可用于还原事件真相,确保司乘双方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帮助监管单位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数字护航,严守网络安全关
长沙市不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网络安全产业、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有效筑牢城市网络安全屏障。
长沙市城市网络安全运营中心通过部署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和流量探针,与各单位紧密联动,实现海量数据实时采集、深度分析、精准告警及高效处置等流程闭环。平台每日处理上亿条数据,为全市政务网络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此外,网信、公安等多个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检查,提高各单位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在面对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精准施策并高效处置。
结语
新征程上,长沙将继续深耕数字化安全防护领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应用,持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为城市稳定与居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