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书院 | 筑起一部书,阅读一座城

来源:东方网    2025-04-21 15:40
来源: 东方网
2025-04-21 15: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都城之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多地区的文化互动丰富了西安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内涵,也让其拥有了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乐土。于是人们看到了西安的文化“千面”,它在传颂千年的诗句中流转、在吟唱秦腔的咽喉间高亢、在经典电影的镜头里演绎、在当代大家的手稿上腾挪。正如作家贾平凹在《西安这座城》中所言:“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

城市可读,舒展文脉长画幅

历史的厚度赋予了西安在地文化无限的张力,使其成为中国文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需要被记载、被传承、被存放。而今,长安书院已徐徐展开它的巨幅书卷,立足于天地之间,安卧在灞河之畔,成为西安这座千年古城包罗万象的文化容器,让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阅读。

长安书院与西安奥体中心、长安乐等文化地标建筑隔河相望,共同促成奥体中心片区新文化中心集群。长安书院屋面设计灵感源于“反宇向阳”的传统中国建筑翘曲屋面。从空中俯瞰,犹如一幅打开的书卷,寓意着“写意长安”的文化底蕴。

长安书院总面积15.7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图书阅读、研学教育、美学生活、文化活动、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 由A、B、C、D四栋单体区域(目前A、B栋尚未开放)呈“?”字依次排列组成,并通过顶部屋面实现内部互通。中建装饰所属东方装饰负责C、D两馆部分区域的内装工程。

图书畅读,营造空间书卷气

书院C馆为西安市图书馆的新馆区。总藏书量达300万册,涵盖了古籍、社科、自然科学、外国文献等多个领域。馆内设阅览座位3000个,每日可接待读者1.5万人次。图书馆以“互联网+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模式为核心,通过信息化软硬件的搭建,实现了全市13个区县图书馆纸质文献的通借通还,并与市域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实现数字资源共享,不同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在这里都可以一站式实现。

步入图书馆一楼大厅,空间高挑、视野开阔,星光顶灯洒下温柔的光线,将人瞬间引入知识的殿堂。少儿服务区设置在图书馆一层,整体装饰充满童趣,色调以绿色为主,护眼环保。书架高度参照儿童平均身高设计,并以倒角工艺消除书架锐利边缘。多处适幼化的设计让孩子们可以肆意在知识的海洋中嬉戏玩耍,不用担心磕碰。小黄人风格的儿童导览机器人,可以实现多样趣味互动,在借阅图书的同时,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这里无疑是孩童们探索知识、开拓想象的“精灵地”。

门厅台阶转角处设计以“丝路长卷”为概念,整体造型犹如一册正在铺展而开的书简,展现了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文化底蕴。项目精选1700余片景德镇形冰裂纹陶片,以螺栓装配式工艺进行拼接,巧妙呈现书简肌理。读者随书简流动的线条拾阶而上,仿佛带入知识的海洋。

图书馆二、三层为报纸阅览区、期刊借阅区、中文图书借阅区和自修区。其整体以“知识峡谷”为设计语言。娴熟的装配式工艺优雅地勾勒出峡谷层峦曲线,亦如山水画卷中写意的明快线条,将层次和留白控制的恰到好处。

图书馆的整体采光极为考究。中庭超大玻璃天井,将天空、河流和城市景观倒映其中,随光线变化呈现动态美感。高挑的落地玻璃将柔和的自然光引入室内,与原木色的书架和桌椅相得益彰,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阅读氛围,让读者身处其中的每一次阅读,都能与诗意邂逅。

长安书院翘曲的屋面造型,使得建筑内部顶面呈现双曲面造型。书院C栋吊顶最大落差达32m, D栋吊顶最大落差达19.8m。通过BIM技术精确结构分析,结合装配式工艺,项目团队在球形网架结构上以若干小单元平面板呈现整体弧面造型,打造出异形超大空间平面双曲顶,构建起富有美感的文艺空间。

不止阅读,撬动文化可能性

除了传统阅读区域,长安书院在D栋还特别设置了“阅读+”文化空间,引进图书零售、生活美学、潮流文创、科技体验、古籍文玩、出版研学、餐饮服务多重业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撬动文化的无限可能。

长安书院无疑是一部在天地间筑起的城市之书,它映射出一座城市的气质,让城市文脉得以互动、得以阅读,以其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开放性与包容性,让文化不再束之高阁,而是延伸至广大市民的日常中去。中建装饰所属东方装饰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持续打造多样城市空间,为提升城市功能、丰富人民生活,注入装饰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